他們因何支持?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三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图为爱尔兰民众在都柏林挥舞巴勒斯坦旗帜。 图/路透社

文/王颖芝

挪威、爱尔兰与西班牙5月22日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并会立刻启动所需程序,最迟将在5月28日前正式发表声明。以色列怒斥为「给予恐怖份子奖励」,并即刻从3国召回大使商议;许多中东国家对3国此一象征性举动表达赞许,但美、法、德皆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回顾历史,挪威曾是《奥斯陆协议》的和平推手之一,西班牙与爱尔兰也与巴勒斯坦各有极深的渊源,因此支持巴勒斯坦的平等建国权利。

挪威总理斯托尔(Jonas Gahr Store)22日率先声明,表示挪威支持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一边一国」的两国方案(the two-state solution),「只有该方案能为中东带来长久和平」,而斯托尔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就是对两国方案的投资」。

爱尔兰外长马丁(Micheál Martin)声明:「今日,爱尔兰展现出明确的支持,我们支持的是对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都拥有安全、尊严与自决权的平等权利。」爱尔兰总理哈里斯(Simon Harris)也补充:「今日承认巴勒斯坦的决定,是为了协助创造和平的未来。」哈里斯强调,哈玛斯并不等于全体巴勒斯坦人。

哈里斯的说法也呼应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的声明。桑切斯只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并不是反对以色列,更不是反对犹太人民。

「有人说这样是偏向哈玛斯,但并不是如此,这项举动不是为了反对任何对象,而是为了和平与共存的努力。」桑切斯说。

爱尔兰总理哈里斯(中)22日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图/法新社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PA)与哈玛斯皆已对3国的承认表示肯定。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瓦法社》(WAFA)在西班牙表态后公开声明:「西班牙这一步证明了,其支持巴勒斯坦人对家园享有不可剥夺且合法合理的权利。」哈玛斯则呼吁其他国家跟进这一举动。「承认我们民族合法合理的权利,支持我们的解放与独立,终结锡安主义者对我们土地的占领。」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为名义上的巴勒斯坦国合法代表,主要管理范围是约旦河西岸(West Bank);而哈玛斯长期管理被以色列封锁的加萨走廊(Gaza Strip)。联合国在1948年第194号决议中提出以巴和平共存的两国方案,巴勒斯坦国得在加萨、西岸与东耶路撒冷建立自己的国度,但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过后占领并控制上述3地。

主导PA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Fatah)在1988年宣布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除了欧美诸国以外,世界各国多数都承认巴勒斯坦,《半岛电视台》统计至少有143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超过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联合国也在2012年将巴勒斯坦升格为「非会员观察国」。

目前未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包含美国、加拿大、西欧诸国、芬兰与丹麦;东欧与中亚有波罗的海三国、摩尔多瓦、希腊、北马其顿、亚美尼亚;非洲仅有厄利垂亚与喀麦隆;拉丁美洲仅有巴拿马;亚洲有泰国、日本、韩国与台湾;大洋洲包含澳洲、纽西兰、帛琉、斐济、索罗门群岛与其他少数岛国。然而,由于巴勒斯坦领土多数被以色列军事占领,加上社会安全局势不稳,多数国家都难以在巴勒斯坦设立使馆或从事正式外交往来。

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三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约旦河西岸地区立刻有人挂出西班牙国旗致意。 图/法新社

▌以色列震怒与其他国家反应

面对挪威等国的声明,以色列政府也以强烈措词表达了强烈不满。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批评,承认巴勒斯坦就是「给予恐怖主义的奖励」。「这(巴勒斯坦国)将是一个恐怖之国,他们会想要重演10月7日的屠杀暴行,而我们不该同意,」纳坦雅胡痛批:「不该把一个国家给予这种恶魔。」

以色列外长凯兹(Israel Katz)当即下令,召回目前驻挪威、爱尔兰与西班牙的大使商讨接下来的行动,以此表达抗议。凯兹还表示,以色列将召见3国的驻以色列大使展开「申斥」,并会播放10月7日以色列平民遭哈玛斯杀害的影片给他们看。凯兹声明道:「我要传达一个明确讯息:面对削弱以色列主权、危及以色列安全的行为,我们不会退让。」

「恐怖组织哈玛斯犯下了自犹太大屠杀以来最严重的反犹屠杀,也犯下了世上最恶劣的性暴力,但这些国家选择颁发奖励给哈玛斯跟伊朗,然后承认巴勒斯坦是个国家。」

沙乌地阿拉伯、约旦、土耳其、海湾6国与斯洛维尼亚都公开赞扬挪威等国的决定。反之,美国、法国与德国则表示,承认巴勒斯坦「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美国国家安全会议(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一位发言人指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其职涯一向坚定支持两国方案,但「他认为巴勒斯坦国应透过双方直接谈判来实现,而非单方面承认。」

法国外长塞儒内(Stephane Sejourne)也说,对法国而言承认巴勒斯坦国绝对不是「禁忌」,「但法国不认为,当前现况之下(承认巴勒斯坦)能为和平进程带来真正的影响。」

挪威总理5月22日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图/欧新社

▌挪威与中东和平进程

挪威等3国的承认看似突然,背后的游说行动实则已酝酿了好几周。此波加萨战事中,挪威可说是最在乎巴勒斯坦处境的西方国家之一。挪威自称为以色列之友,但一直强烈谴责以色列为反击10月7日哈玛斯攻击而对加萨发起的战争。挪威3月曾呼吁停火,并强调:「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经对平民造成不成比例的严重冲击,也违反了国际人权法规。」

2023年10月7日哈玛斯向以色列发动突袭,造成约1,200人死亡,并劫走约250名人质。以色列随即开始全面轰炸加萨,已造成至少3万5,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妇女与儿童,另有上百万人逃离家园,而以色列严格控制必须物资进出边境,也令数十万难民处于饥荒边缘。

挪威也不顾以色列反对,持续资助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在加萨的援助行动。以色列曾控诉部分UNRWA工作人员「涉入哈玛斯攻击行动」,导致世界多国中断了捐助。UNRWA是目前极少数还能在加萨运作的人道救援组织。挪威2月还曾在国际法庭(ICJ)作证表示,以色列在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占领行为,是阻碍当地和平的最大障碍。

挪威长年在以巴和平进程扮演要角,以巴双方曾在1993年与1995年签署两次《奥斯陆协议》(the Oslo Accords),从而让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得以建立,并要求以色列从加萨和约西岸部分地区撤军等等,尽管后来针对各项细节始终谈不拢而失效,该协议一度仍是以巴和平的里程碑与曙光。协议签署地点分别在美国白宫与埃及塔巴(Taba),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代表阿拉法特,都是在挪威奥斯陆进行谈判。

《路透社》报导,曾参与《奥斯陆协议》斡旋团队的挪威外交人员伊格兰(Jan Egeland)表示,承认国家地位虽只是象征性举动,但仍具有重大意义,即是告诉以色列必须终止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占领。长期批判纳坦雅胡政策的以色列前外交官李尔(Alon Liel)也说,挪威等3国的声明,将对以色列的舆论形象产生重大影响。

1993年,以巴双方于美国白宫签署《奥斯陆协议》。由左至右分别是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俄国外长科济列夫、以色列总理拉宾、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与东道主美国的柯林顿总统。 图/Shuttterstock

▌西班牙为何力挺?

西班牙总理桑切斯在去年11月底,就曾造访埃及并与埃及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讨论加萨战事。当年度胜选连任的桑切斯声明,新政府的首要承诺,便是「在西班牙和欧洲之内努力,迈向承认巴勒斯坦国。」桑切斯当时也指出,西班牙支持以色列还击恐怖份子的攻击,但呼吁以色列停止「无差别杀害巴勒斯坦人」。

早在2014年,西班牙国会在保守派人民党的带领下,接受了一项「承认巴勒斯坦」的提案,该提案也受到所有党派的支持,但由没有强制效力,后来西班牙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

西班牙与中东世界的渊源十分深远,由于8世纪至15世纪曾被穆斯林政权长期统治,中世纪的西班牙是伊斯兰教、阿拉伯与北非文化荟萃之地;当时欧洲基督教排斥犹太教徒,西班牙也曾是犹太社群相对得以安生与繁荣的地方。

但在二战期间与之后,右翼独裁的佛朗哥政权与纳粹德国同盟,1948年建国的以色列因此极为排斥西班牙,甚至在二战结束后强烈反对西班牙加入联合国。此举导致了西班牙与以色列的长期疏远,两国直到1986年才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受此影响,西班牙也一直与阿拉伯国家维持亲近的交好关系。《欧洲新闻》(Euronews)指出,1993年《奥斯陆协议》谈判时,西班牙也是积极促成以巴双方破冰的一员。

西班牙传统上与阿拉伯国家较为亲近,5月22日总理桑切斯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图/法新社

▌同为反抗殖民的爱尔兰

对爱尔兰而言,支持巴勒斯坦的原因则更为简单——两者都是反抗殖民的受压迫者。爱尔兰与巴勒斯坦在宗教文化与地理位置都相去甚远,但爱尔兰内部天主教与新教的战争,令他们十分能够理解以巴之间的宗教之争。而且在100多年前,两国同时身处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英国的殖民官员甚至常被轮流派驻两地,在治理层面留下显著的影响。

美国公广媒体《NPR》曾回顾,1880年代曾任爱尔兰布政司的英国伯爵贝尔福(Arthur James Balfour),曾以强硬方式镇压欲寻求自治的爱尔兰人,因而被称为「血腥贝尔福」(Bloody Balfour)。20世纪初期,贝尔福陆续担任了英国首相与外交大臣,并在1917年写给犹太裔大亨罗斯柴尔德的信中,承认英国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即是著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该文件被视为所有以巴问题的冲突起点。

英国殖民时期的皇家爱尔兰警队后备队,专责打击寻求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军(IRA),经常滥杀爱尔兰平民,因为深色制服而被称为黑棕部队(Black and Tans)。1921年爱尔兰正式独立后,黑棕部队遭到解散,但将近700名官兵被重新部署到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他们也将暴戾的执法方式带到巴勒斯坦,经常对民众殴打、关押或施以酷刑,犹太裔和阿拉伯裔都逃不过。即便是主张建国的犹太裔社群,也曾批评过黑棕部队的残忍无道。

IRA的政治组织、主张爱尔兰统一的新芬党(Balfour Declaration),也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多年盟友。近代北爱尔兰争取从英国独立的冲突之上,IRA也曾坚持暴力与恐怖攻击的路线,在1970与80年代被国际社会视为恐怖组织并遭到镇压,直到2000年之后才在《贝尔法斯特协议》签订后逐渐放下武装。不过从未放弃独立的北爱尔兰,当地仍有零星恐怖主义活动。

同样拥有对抗殖民政权的经验,爱尔兰近8成人民都非常支持巴勒斯坦。图为2024年3月都柏林的支持巴勒斯坦游行。 图/路透社

爱尔兰在二战期间的立场也较为矛盾,爱尔兰当时宣布中立,同时提供情报给同盟国,但IRA也将英国的敌人视为朋友,因此曾与纳粹德国合作。爱尔兰认同任何民族都拥有自决权,也曾一度同情以色列建国主张,但却因为与英国的仇恨太深,令爱尔兰至今难以与以色列建立亲近连结。两国在1975年正式建交,爱尔兰迟至1993年才允许以色列设立大使馆,也是欧盟里最晚的国家。爱尔兰也在1980年即开始主张巴勒斯坦应当建国。

加萨战事开始以来,爱尔兰始终对加萨抱持高度同情与关注,爱尔兰外长过去每年都造访巴勒斯坦,2024年年初也造访了UNRWA设立的学校。爱尔兰政府从未停止援助UNRWA。不只如此,爱尔兰人普遍也对巴勒斯坦人高度支持,看到巴勒斯坦旗帜或头巾(keffiyeh)多会报以拥抱与微笑。今年2月民调显示,高达79%的爱尔兰人都认为以色列正在加萨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

尽管全国族群以白人为主体,多数爱尔兰人却因为深深经历过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伤害,更愿意将情感连结投射在「全球南方」国家之上。爱尔兰社运组织「反对种族灭绝的母亲」(Mothers Against Genocide)成员法瑞莉(Kirsten Farrelly)表示:「南非也是如此、南美洲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巴勒斯坦人发生的事,我们都能够分享共同的创伤。」

爱尔兰相当支持各地反殖民运动,图为意欲从英国独立的北爱尔兰,一幅壁画将爱尔兰、巴勒斯坦与南非画在一起。 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