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创新板市值从0到数百亿 证交所老董靠这招玩活新业务
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摄影・郭涵羚)
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个头不高,160公分左右,但声音洪亮,讲话时国语、英语,以及带着台中腔的台语混杂,搭配丰富的肢体动作,活像在热炒店与你谈天说地的朋友。
不到60岁的他,不但是证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长,也是最非典型的董事长。
证交所历任董事长不是政界要员,就是教授学者,但林修铭从民间出身,待过运动经纪业,当过百货行销主管,更在投信业做了10年;坐证交所高层这位置的,多是会计、财经专长,他虽念管理,却以行销人自居。
这位独树一帜的董事长,刚上任一年,就让创新板有6家企业挂牌,包括走着瞧(Gogolook)、台湾虎航等,连鸿海投资的鸿华先进等企业,也已通过审议,有机会在今年挂牌。
林修铭估计,今年底创新板可能挑战近新台币2千亿元。换句话说,比上市的造纸或观光餐饮等类股总市值还高。
「我朋友曾经笑我,从民间转官方,待不了半年就会走人啦!」他说。没想到,他从汇丰中华投信,转战集中保管结算所(以下简称集保),从副总经理一路做到董事长,一待就是17年,现在再度转战证交所。
新光人寿董事长魏宝生曾从金管会转任民间机构,并与林修铭念同一间研究所。他便指出,民间出身却要能如林一般,不但在官方单位生存,还做了不少创新的事,很不容易。
林修铭就像广告里装着电池的兔子,停不下来。他上任证交所董事长的第2天,就带着证交所团队拜访企业,同事帮他安排专车,但他拒绝,「我们坐同一台车,去程和回程可以在车上一起讨论。」
集保成立30几年,证交所更是超过60年的老招牌,两间公司都有政府撑腰,纵使不做任何创新,也不必担心倒闭。「但我不要只会割稻,更要种苗!」好动的他偏要做新任务,辛苦插秧。
可是在老公司里搞创意,他怎么办到的?关键在于,他有本事让不同需求、不同利益的各方,像天平两端般保持平衡。
「我要是哪一件决策损害了谁,我这董事长也做不久,」林修铭表示。他的父亲在台中经商,让他从小练就生意头脑,懂得察言观色,而创造彼此共同利益,是生意成功重要法则。
以创新板为例,他说企业挂牌是为了能筹资、扩大经营,而主管机关为的是让政策顺利推动,不要有民怨。
他的做法是:证交所审查挂牌企业时,程序与一般上市流程一样,甚至更严格,他目的是避免「老鼠屎(指舞弊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公司)」出现,坏了创新板一锅粥,让主管机关困扰。
另一方面,创新板的上市门槛比在主板挂牌低,也能让新成立没有多久、资本额不高的公司,有机会挂牌,并在公开市场交易。
而林修铭明白,最先要沟通的,是证交所的「顶头上司」金管会。
他刚上任时,就先找主管机关金管会说明:美国前10大市值公司,电商、软体业占一半,韩国也有大型软体公司,唯独台湾没有,所以创新板非做不可,「就算lose my job(失去我的工作)也得做!」
金管会的任务就是协助市场发展,而林修铭透过美、韩等国比较,建议台湾市场该走的路,这点打中「主管们」的需求。不过,这难度相当高。毕竟,要成立一个挂牌的新板很困难,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的上海科技创新板,因该板交易不热络,曾沦为不少僵尸股的聚集地。
而且,去年联准会大幅升息,资金紧缩,全球公开发行公司急冻。去年首次公开募股(IPO)家数、金额,分别较前年下滑45%、61%。
「主管要看到的不只是决心,你心底也要知道怎么做,才能拿出成绩,」证交所开新板最担心没公司愿意挂牌,林修铭不但上任第2天,就带队拜访公司,接下来整个月就和企业、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多方开会,想办法争取企业挂牌。
以前,证交所多是等承销商或其他机关提案,他们审议通过再上市;但现在,他们为了开创新板,不能守株待兔,改主动出击找公司来挂牌。「我们得跑在别人前面才做得起来,」他说。
可是,乱枪打鸟找公司没有效率。他先规画不同挂牌对象:第一是已经上市的集团企业,如宏碁、和硕、佳世达、鸿海等问起,因为它们熟悉上市规则,双方容易对话,旗下小金鸡也容易顺利挂牌。
接着,林修铭也找上民间新创组织,如台北摇篮计划的新创企业,他指出,这些企业虽然没有集团支持,但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也是潜在标的;再者,杠杆其他政府相关单位力量,例如数位发展部、国发会等,找出有能力,也有意愿挂牌的新创公司。
「你不带头做,其他人也不会愿意跟着做,」林修铭每一次拜访潜在挂牌公司,几乎都亲自带队。
鸿海、裕隆共同投资的鸿华先进本来考虑到海外挂牌,林修铭知道后,赶紧先拦截,带着团队拜访身兼鸿华先进、鸿海董事长的刘扬伟,希望他们选择留在台湾挂牌。
林修铭对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他当初在美国留学、工作,听不懂美国人说话,也不敢要对方讲慢点;后来,他到远企百货担任行销主管,当国外厂商要入驻百货,「我就敢叫他们说话慢一点,要让我听懂,这就叫在地优势!」
而且,他手里也有数据佐证:这5年以来,台湾10大外资投资台湾电动车等新经济产业的金额,增加4倍,外资对台湾的新创公司兴趣高。可见,鸿华先进在台上市,募资效果不见得比在海外差。
动之以情,说之以理,这让刘扬伟埋单,当场答应愿意在台挂牌。
任何一项新业务,都不能凭空出世,否则容易造成原有的不同利害关系人利益失衡。「我们帮忙找公司,但不是抢承销商的生意,」他说,因上市流程与过去没有差别,对承销商等各方,反而多了机会。
满足各方利益,就能带来正向循环,主管机关也愿意两次调降创新板合格投资人的门槛,让更多人参与交易。
不过,新创企业的高阶主管担心,林修铭冲过头,不管好、坏公司都抓来挂牌,标准显得宽松。而且,创新板企业如走着瞧、虎航等多档股价,已跌破挂牌价格。
林修铭指出,现在他追求宁缺勿滥,好公司才能上创新板,用他过去在百货业的经历比喻,「把创新板做成精品店。」
企业顾问公司、宽量国际执行长李鸿基指出,开新板很难一帆风顺,而且该板才两年,不宜现在论定成败,但创新板能让创投和国际资金看到台湾新创潜力,「它(指创新板)是一盏明灯。」
当创新板初具规模,林修铭的脑袋又再想新的点子,计划运用数据赚钱,「伦敦交易所有约50%的收入是数据资料,证交所才将近1成,我们不能差人家太多!」这位非典型董事长,从来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8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