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至死都没原谅杨振宁?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人人都知道物理学家杨振宁,却少有人知道他的父亲杨武之。

到了晚年的杨振宁说,他人生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他的父亲杨武之到临终的时候都没有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

因为在此之前,杨武之曾经三次亲自赶赴瑞士的日内瓦与杨振宁相见,目的就是为了让杨振宁回国工作,但出于种种原因,杨振宁没能回来。

杨武之之所以这样执念的要儿子杨振宁回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爱国心很重的数学家。

杨武之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原本他可以衣食无忧的过完此生,但不幸的是家道中落,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就这样,杨武之成了一个孤儿。

为了活着,杨武之只能在叔叔家长大,可寄人篱下的滋味实在难受,为了缓解痛苦,杨武唯一的出路只有读书。

他一路成绩优异,在国弱民穷、动荡不安中,他考取了公费去美国读书的资格。

那一年,杨振宁刚刚10个月。

去到美国后的杨武之仿佛是开了挂般的存在,在斯坦福他用了3个学期就拿到了学士学位,用不到2年的时间又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硕士学位,2年后博士也顺利毕业了。

1928年,杨武之回国后先在厦门大学任教一年,之后便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来成为了一代数学大家华罗庚的引路者。

而此时,杨振宁也已经6岁了。

在杨振宁启蒙最佳的这6年,杨武之是缺席的,可杨振宁的母亲硬是让他学会了三千多个汉字。

等杨武之回来后,对杨振宁的教育更加重视了。

但杨武之的教育方式更偏向“素质教育”。

杨武之开始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又用歌曲教了英文字母abcd,还用顺口溜教了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除此之外,杨武之还和杨振宁一起唱京剧、下围棋。

杨振宁到了9岁的时候,他的数学天赋开始逐渐的显露出来,可此时的杨武之却没有着急教儿子几何和微积分,反倒是和杨振宁一起学习起了《孟子》。

但杨振宁对数学的那份饥渴是控制不住的,他开始上杨武之的书房中找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看,但由于外语水平不够,很多细节杨振宁是看不懂的,于是杨振宁便跑去问杨武之。

可杨武之每次看到杨振宁着急的样子,总是慢悠悠的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多年后,杨振宁回忆起父亲总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己,一生都对知识充满了热情和好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高校西迁云南昆明,成为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大,杨武之一家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年后,16岁的杨振宁同2万名考生一起参加了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最后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被成功录取。

在战乱中,杨振宁的结识了朱自清、闻一多、王力、陈省身、华罗庚、赵忠尧、吴有训、周培源、吴大猷......

后来,杨振宁在物理上显示出了超高的天赋,他和多年前的父亲一样,准备出国留学,追求更高的学术研究。

1945年8月28日,是杨振宁要离家出国的日子。

因为没有直飞到美国的飞机,杨振宁需要从印度转机到美国。

那一天,杨武之穿着一身长袍陪着杨振宁到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

在去往汽车站的一路,父子两人都没有表现出离别的悲伤,杨武之还很淡定的给杨振宁送上了公共汽车。

但那一天人特别多,最开始杨振宁还能从车窗外看见向他挥手的父亲,可没过几分钟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

因为看不见父亲,杨振宁便开始和聊起天来,但一个多小时后,车依旧没有发动的意思,这时,杨振宁身边一位美国人提醒他看窗外,那一刻,杨振宁骤然发现父亲居然还在外面等着。

突然,杨振宁发现杨武之是那样的瘦小,头发也已经显斑白,为了看见杨振宁他满脸的焦虑。

那一刻,杨振宁忍了一早的泪水终于失去了控制。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这在物理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在此之前,新中国刚刚建立,为实现“科学救国”的夙愿,一批批海外科学家响应新中国号召,纷纷回国,像邓稼先、钱学森等。

但因为学习的理论物理,杨振宁没有回来。

1957年6月,杨武之抵达日内瓦,见到了久别的儿子。

这次,杨武之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争取让杨振宁回国。

杨武之不停的向杨振宁介绍新中国的各种新气象和新事物,还一起去中国驻日内瓦领事馆看纪录片《厦门大桥》。

可当时,杨振宁正处于学术的上升期,而国内却正值“反右”运动。

杨振宁想了很久说:“我们还年轻,争取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时间,到一定的时候再回去。”

1957年8月9日,杨武之离开日内瓦,在临走之前,他亲手写下了两句话送给了儿子和儿媳。

“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2个月后,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轰动世界。

1960年春,杨振宁因受邀赴日内瓦工作一段时间,他高兴的写信给父亲,邀请他过来团聚。

杨武之在见到杨振宁之后,又开始进行归国劝说。

可遗憾的是,当时国内正处于大跃进的高潮中。

杨武之的内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

他说:“我现在很矛盾,国内各方面有些失序,我怎能劝说杨振宁回国来呢?他回国来怎么还能继续做研究?但是老是留在美国,美国政府又老是以中国为敌,我们又都在国内,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1962年,杨武之和妻子第三次来到了日内瓦,依旧劝说杨振宁回国发展。

可这一次,父子之间有了观念上了冲突。

有一天晚上,杨武之为杨振宁讲新中国的变化。

他有些激动的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从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

可说的正在兴头上,母亲却说:“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站排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

气的杨武之狠狠的关上门走了,说妻子专门扯他的后腿,给儿子错误的印象。

这些都尽收在杨振宁的眼里,他知道,此时的父亲是矛盾而又痛苦的。

“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可是他又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有此愿望,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我应该留在美国,力求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1964年,杨振宁选择加入美国籍,父子两人至此出现隔阂。

1971年,杨振宁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回到了祖国。

在确切的得知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后,杨振宁泪流满面。

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中国人自己造原子弹而骄傲,还是后悔没有回国参加这么重要的工作。

这份复杂的情感纠葛,成为杨振宁无法给出答案的难题。

1973年,杨武之糖尿病恶化离开了人世。

杨振宁说:“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1999年,杨振宁回到国内定居,回到了儿时的清华园,并且把住所命名为“归根居”。

后来,为了给国内培养人才,他将世界先进的人才和成果引入国内,并且在81岁的时候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亲自讲授物理。

2017年,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正式恢复中国国籍。

他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解开了自己多年的心结。

“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