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提出台湾能源6大挑战 坦言「未来3年供电压力最大」

▲台电公司董事长曾文生以「台湾电力供需的转型与挑战」为题进行报告。(图/总统府直播)

记者陶本和/台北报导

总统赖清德8日主持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中台电公司董事长曾文生以「台湾电力供需的转型与挑战」为题进行报告。曾文生在报告中提出「6大挑战」,更坦言供电的压力最大,是在接下来的2024年到2027年的这三年间。

首先,针对台湾供电稳定的议题上,曾文生表示,过去几年的改变,第一件事情就是,台湾电力供应逐步走向稳定。他指出,从2015年开始,备转容量率小于6%的天数,2015年为33天、2016年是80天、2017年是104天,而2018年为29天;可是在2020年后,虽然有发生大型跳电的电网事故,但备转容量率低于6%的,日间都是个位数,而夜间尖峰在2021年是17天、2022年是8天,「但2023年没有发生过」。

曾文生强调,去年(2023年)是用电负成长,这代表之前的准备足够多,所以去年表现特别好。但是他也坦言,长期来看,仍要面对用电量增加的挑战,而台湾供电稳定最大的转变,主要是日尖峰不再是供电瓶颈,13个太阳光电在下雨时一样可以供电,主要供电瓶颈落在夜尖峰,少了太阳光电,调度传统机组的机会比较大。

曾文生指出,过去中午电价比较贵,但现在改成夜尖峰比较贵,而台湾水力电厂,晚上发电的结果就是让供电可以增加。他说,有效调度之下,把需求时间作转换,也把水利发电时间改在晚间,电力需求上升下,仍然可以稳定供应。

▼台电公司董事长曾文生以「台湾电力供需的转型与挑战」为题进行报告。(图/翻摄曾文生简报)

不过,曾文生在报告中也不讳言,台电未来仍面临6大挑战,可归纳整理如:「电成长率倍增」、「需求型态改变」、「加速开发电源」、「强化电网韧性」、「区域供需平衡」,以及「加速减碳」等。

首先,在「电成长率倍增」方面,曾文生报告中指出,全国电力消费,在2008年至2023年均成长是1.06%,而2024年至2033年均成长是2.79%;另外,夜尖峰负载,在2008年至2023年均成长是0.84%,而2024至2033年均成长是2.80%。

在「需求型态改变」方面,曾文生指出,主要用电增加的两个城市,是高雄跟新竹,这是明确的需求,半导体产业一定要有科学园区开辟才会有用电增加,因此以此可来估算用电。

在AI产业的需求改变推估上,是依据业者的用电计划均化,加上AI伺服器内销量来推估;而半导体产业,则是依据业者的用电计划,参照历史实绩来推估。

另外,在「加速开发电源」挑战部分,曾文生表示,目前已经核定并在兴建的天然气发电机组会在2026年陆续完工,而今年也会陆续启动大林电厂,和通霄电厂的招标工作,同时也加速替代燃煤,和燃油电厂的相关计划。

曾文生表示,供电的压力最大还是在接下来这几年,也就是2024年到2027年的这三年间。他表示,夜间备用容量从302万瓩至338万瓩,备用容量率大约就是7%至8%,如果遇到机组故障,大概可以维持在200万瓩左右,他坦言,这个数字相对来讲,「确实是有一点点紧的状况」。

再者,「强化电网韧性」部分,曾文生表示,目前电网多为「集中」、「屋外式」,未来正在执行「分散工程」,目的是降低电网集中风险,增加重要枢纽变电所、电厂直供园区输电线、增建再生能源升压站等;也会执行「强固工程」,也就是提升设备的稳定程度,加速老旧设备更新及容量扩充,增加储能设备、变电所屋内化作业」,最后是「防卫工程」,以此来阻止停电事故的扩散。

在「区域供需平衡」方面,曾文生点出,「北东电网供需严重失衡」问题,在对策方面,协和电厂除役后转为紧急备用电力设施,并且在夏季尖峰维持发电;另外,推动协和电厂更新改建计划,这样是要改善中电北送的电力潮流量,以及北东电网的供需缺口。

至于「加速减碳」方面,主要以深度节能、多元绿能与燃气桥接三大手段。在深度节能部分,节能产业进行投资奖励、赋税减免措施,也推动设备汰旧换新、建筑效能评估,以及能源资讯管理系统的推动;能源绿能部分,则持续推动太阳能光电、离岸风电,以及加速地热、生质能、海洋能开发,还有研拟氢能的发展策略;最后,燃气桥接部分,持续推动以气涣煤,混氢减碳与碳捕捉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