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远大北交所IPO 经营现金流持续负值、负债率居高不下
连续三年负债率超60%,太湖远大亟需走出资金困境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张萍
近日,浙江太湖远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远大”)递交招股书,并获得北交所受理。
招股书显示,太湖远大此次IPO拟募资3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特种线缆用环保型高分子材料产业化扩建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太湖远大最早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少数实现产品系列化生产的线缆材料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化学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等。
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招股书显示,近几年来太湖远大的营收连年增长,但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始终与其利润率存在较大差异。从2020年到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为11.82%、10.71%、10.44%、11.57%;同期,太湖远大经营现金流净额始终为负,分别为-1.18亿元、-2.07亿元、-1.51亿元及-1.89亿元;其应收账款也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29%、20.35%、19.40%、47.60%。面对当前资金困境,太湖远大能否成功通过此次IPO融资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太湖远大目前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债务方式进行融资,因此其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从招股书可知,太湖远大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超60%,从2020到2022年分别为68.41%、63.57%、61.4%,同期其同行平均水平分别为53.46%、55.41%、56.24%,对比之下,太湖远大的负债率偏高。
对此,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太湖远大的融资渠道单一,会使其面临风险,首先,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利率上升或信贷收紧,公司可能会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进而影响其运营和投资活动;其次,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如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会导致信用评级下降或资金成本上升。”
太湖远大也在招股书中坦言,若公司未来无法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将可能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公司业绩也会受到不利影响。为降低这种风险,袁帅进一步建议道:“一方面,可以考虑探索多种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发行或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等;另一方面,要加强财务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确保公司在各种市场条件下都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资金。”
生产短板仍需补足
高压直流绝缘料生产一直是国内电缆行业的卡脖子问题,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高压直流绝缘料长期被北欧化工和陶氏化学垄断,截至目前,一些高端特种品以及材料仍需依赖进口,如220kV及以上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料、220kV及以上超高压半导电屏蔽料、部分高端阻燃剂品种、特种热塑性弹性体等。
这同样是太湖远大的生产短板,虽然太湖远大始终重视研发能力,其电缆用高分子材料研究院也在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但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太湖远大尚不具备110kV、220kV、500kV 等高压及超高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的生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中也提到2022年太湖远大成功揭榜浙江省“500kV 超高压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产业化”项目,但目前为止尚未透露具体研究成果。
与太湖远大不同,在同行业中万马股份(002276.sz)已可以量产高压及超高压电缆料。作为国内电线电缆领域的龙头企业,万马股份的产销规模多年位居行业前列,不仅如此,2022年万马高分子自主研制的“超高压电缆(220kV)超净XLPE绝缘料”“超高压电缆用(220kV)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料”及“35kV热塑性聚丙烯电缆料”三项新产品就通过国家级新产品鉴定,在高压及超高压电缆绝缘料领域取得突破,太湖远大与之相比仍有所差距。
面对这一现状,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记者表示:“首先,太湖远大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努力突破高压电缆料的生产能力;其次,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要优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最后,要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除此之外,太湖远大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公司产能瓶颈问题日益显著。本次IPO募集资金太湖远大拟新增4套生产线,项目达成后其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效果仍有待考察。除产能外,其产能利用率也需提高,2020年以来,太湖远大化学交联聚乙烯电缆料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低烟无卤电缆料、屏蔽料的产能利用率与之差距较大且不断变动,今年上半年,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23%、60.01%。
对此,柏文喜表示:“首先,太湖远大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加强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产能的合理分配;再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闲置产能;另外,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降低不良品率,提高有效产能;最后,要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
针对资金困境、融资渠道、生产短板等问题,记者致函太湖远大,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