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产业起飞 打造台版NASA

科技部庆祝国家太空中心成立30周年。图/彭媁琳

太空产业政策发展

科技部长吴政忠20日在国家太空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上表示,未来从地表到2,000公里的太空,都跟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下个30年「新蓝天」有很多机会挖掘,未来新的太空网通产业,台湾不会缺席,有更多发展商机。太空中心主任吴宗信则具体指出,太空中心2022年中有望成为行政法人,规划扩建新大楼,地点优先落脚新竹,期望五年内能将台湾打造为新兴太空领域重要的一员。

为庆祝成立30周年,中心并举办「福尔摩沙 飞向太空」新书发表会,科技部邀请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友达光电董事长彭双浪、鸿海等企业代表与会,象征产官学共同推动台湾的太空产业发展。

吴政忠强调,太空产业就是台湾资通讯产业、机械产业、半导体产业的集结,未来飞向太空是重要新兴产业,台湾过去30年在打基础,从2022年开始到2030年、2040年将迈向新纪元,以前是布建大型卫星,以军事为主,未来会有好几万枚低轨通讯卫星在天上,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他指出,过去大家要寻找新蓝海,未来「新蓝天」机会更多,在Space X 公司的星链计划后,还有好几家公司要投入低轨卫星计划,未来将有好几万颗低轨卫星在天上跑,从500公里到2,000公里高空看地球,景观会完全不一样,新的视角就会带来新的机会。他认为,太空产业不会只有火箭和卫星,还会有很多新创公司参与,5G也可和6G协作,让地面和太空连成一个紧密的通讯网。

吴宗信则说,发展太空计划除初步的太空基础设施,更要建立本土太空技术能量,例如小型卫星、探空火箭、卫星操控与卫星影像处理等。

5月立法院通过太空发展法,将太空中心升格为行政法人,直属于科技部,将推动太空基础建设、太空产业链发展。而太空中心升格为行政法人的设置条例,预计本会期可以三读通过,2022年中有望成立,让国家太空中心有更大的能量来推动太空政策。至于太空中心未来法人化之后,是否比照美国NASA更名为「国家太空总署」,则仍待各方讨论。

吴宗信认为,行政法人预算有望提升,目前太空中心一年预算不到30亿元,他期许能争取双倍甚至3倍预算。以南韩为例,其太空中心一年预算160亿元,是台湾五倍以上,且未来10年将投入5,000亿元发展。台湾目前已进入第三期太空计划,将于10年内投入251亿元,发展太空技术与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