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NASA创造太空产业对台湾产业科技决策的启示
背景图片图/美联社
今年5月底美国首次由民间业者SpaceX完成载送太空人到国际太空站的任务,这是太空产业发展的一个标竿,也为人类太空旅行的商机跨出了第一步。这项成就,其实是NASA调整治理机制,协助民间业者孕育出足够科技创新能量,成功突破僵化科研官僚及传统航太大厂独占地位后的成果!
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进太空登月球就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所应担当的重要任务;确实,即便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商用太空发射法案(CSL Act),1998年,通过商业太空法案(CS Act),确立在需要时应允许民间参与太空产业发展的法源,实际上在2009年之前,美国的太空研究,大多数还是由NASA或美国国防部统筹执行。亦即,徒法不足以自行,NASA确实与民间合作,但多仅透过采购或外包的方式让民间参与。
2003年布希总统宣布太空梭计划预定在2010年退役,同时必须全新设计制造进入太空的新设备。为了让NASA能更为聚焦在新领域的研究,同时能够将NASA历年来太空运输器的能力与经验有效地扩散到民间,NASA在2005年成立一个全新的整合协调组织:商业机组与运输方案办公室(C3PO),同时建立许多引领民间建立能量的新机制,在次年提出并展开的商业轨道运输方案(COTS)。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定细致的阶段性目标,导入引进民间参与竞争与完成的机制。
由于太空梭计划预定退役,后续美国如何进行太空运输成了非常关键的任务。为此,NASA深刻地检视过往引进民间参与的相关经验,例如:NASA需做为业者的伙伴,但不能协助管理它们的计划;应提供机会让民间参与及深刻了解太空运输;NASA必须重新检视各计划管理法规,并在引导民间达成目标的原则下评估如何松绑;必须了解民间成功商业化运转的商机,同时协助创造市场,促使民间自行规划前进;NASA不能一味要求一步到位到达目标,也不能要求达成与目标无关的活动。
预期太空梭计划中止后,为持续在国际太空站进行研究,在缺乏太空运输能量的情形下,NASA只能委托苏俄联盟号或委托由波音及洛克希德马丁合资成立的联合发射联盟进行运输。只是,不论哪种委托都耗费美国政府庞大的经费支出。因为它们都是独占者,NASA完全没有能力进行谈判,成功引导民间太空产业成为唯一解方。
在深刻检视后,NASA展开许多具体行动,包括:明确确立NASA必须聚焦在新技术开发及太空探索,已知太空运输技术与知识应充分转为民间进一步创新开发的基础;仅对民间进行有限地投资,不足的经费应由民间业者自行负担,让民间为争取市场商机,而必须明确地向投资者承诺如何达成商业目标;NASA 的投资,只是买太空运输门票,但太空运输设备及运转投资必须完全由民间承担;对民间阶段性任务目标投资,必须在目标达成后才支付相对应的固定价金,如果超出预算,必须由业者负担(类似总包价法),完全跳脱成本加成方式计价;跳脱传统委外或补助研发合约,避开阻碍创新的传统公务人员思维与限制,重新建置与民间合作或奖励的模式,更明确地促进民间进行创新。
这许多制度的改革成效,根据经济学人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SpaceX送每一太空人进太空的成本,大约仅近期波音公司所提出解决方案的一半,大约仅NASA解决方案的五到六分之一。不但SpaceX有能力达成任务,同时更为有效率!
整体看来,NASA不但发挥其严谨精准高标要求、明确目标的传统,同时设计一套有效治理机制,引出民间创业冒险、发挥正统创业家精神的作法态度,达到创造出利国利民,利研究试验,利太空飞行,利国家预算,利创业资本,多方获利的成绩。
30余年来,台湾许多产业长期面对全球市场的高度竞争,在许多领域都已累积出具国际水准的研发竞争力,业界的表现成果已让台湾连续两年列入WEF四大创新强国。为了让台湾业者能持续进步,NASA的深刻检讨及所采行的具体改制行动应成为台湾科技政策治理的标竿,特别是明确定位产研角色,具体市场目标、合作机制与奖励引导业者面向市场机会,避免公务人员及成本加成作法阻碍了民间创新能量的发挥与累积等,都相当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