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对话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至少三年后才会出现“杀手级”AI应用|直击WAIC 2024
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
7月4日-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在上海举行。
4日下午举行的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国内 AI 大模型“独角兽”公司MiniMax创始人兼CEO闫俊杰参与一场圆桌讨论。他表示,虽然国内很多公司正在迎头赶上ChatGPT,但是目前模型的错误率在60%-70%的水平,远不及GPT-4的30%-40%。
所以在闫俊杰看来,降低大模型的整体错误率是目前最为核心的问题,而不断提高训练效率、研究新型的网络结构、做更好的对齐等方案都是为了促使AI大模型的错误率,能在半年或一年后降至个位数,从而真正起到辅助人类工作的作用。
谈到国内 AI 大模型“价格战”的现象,闫俊杰认为,整体来说,大模型的价格走低是一件正向的事情。对大部分AI企业来说,大模型的成本价格降低,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用户,更长的使用时长,这本身就产生更大的价值。基于增长的流量和价值,我们会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
会后,闫俊杰在对钛媒体AGI等对话时表示,类似于微信、抖音、今日头条这种规模的“杀手级”AI超级应用(Killer App),至少要到三年之后才能实现。
“在AI时代最大的应用,我觉得还是挺有机会的,但是(当前)这个(超级)APP肯定还没那么大。我觉得可能要三年之后(可能)才会有大众化的东西,但没关系,当你能做到第一个,然后你的能力变强、资源变多、技术能力变好,有可能大概就可以做。同时,这个东西就一步步来,然后我认为(Killer App)至少三年之后。”闫俊杰表示。
据悉,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公司背后的掌舵者闫俊杰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担任商汤科技副总裁,期间负责搭建深度学习的工具链和底层算法,以及通用智能技术发展。
技术产品层面,MiniMax已提供端到端自研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和abab和MiniMax开放平台,以及C端的星野、海螺AI等。
开放平台方面,MiniMax在今年透露,公司服务了超过30000家客户,包括金山办公、小红书、腾讯、小米和阅文在内的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
融资方面,成立两年来,MiniMax已完成包括阿里、腾讯、红杉中国、高瓴创投、IDG资本等机构支持的投资,公司估值已超过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1.69亿元),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 AI 大模型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头部 AI 独角兽企业。
而目前,MiniMax和百川智能、智谱 AI、月之暗面、零一万物被誉为“大模型五虎”。
谈到出海和国内是否过“卷”话题,闫俊杰表示,海外也和国内一样“卷”,核心就是中国、美国基本面不太一样。比如像美国最好的模型显然是比国内模型要强的,这是一个事实,而海外也有缺点,它其实没有工程师红利。同样价值公司下,在中国公司的工程师肯定比在硅谷要多很多,可能甚至平均水平还要更强,主要还是人才。所以说,中国 AI 领域还是有工程师红利的,甚至可能是3-5倍的差距。另外,移动互联网时代中,中国也有很多优秀商业产品。“这其实就是一个‘田忌赛马’。”
在闫俊杰看来,今年上半年,公司开始意识到,在一些偏生产力的场景里,“我们开始具备局部优势了”。
“坦白讲,我觉得大部分(国内)公司都还没有拉开差异化,大家都差不多,可能模型水平也差不多,产品也差不多,然后就会开始‘拼价格’。我觉得这个东西不是坏事,其实是逼着大家能够更好来做技术创新。”闫俊杰坦言。
闫俊杰指出,当前MiniMax的商业发展就是要渗透更多的用户,同时,过程中需要公司技术不断变强。“更主要的还是我们文本模型(要)变得更强。”
对于短期内MiniMax最明确的目标是什么,闫俊杰回应称,最重要的解决“错误率”问题,因为现在大语言模型的错误率其实还是很高的,比如现在30%的错误率,导致用户大大减少。
谈及技术和商业化的契合与矛盾点,闫俊杰直言,“我觉得,技术是不是在线,其实决定是说你是不是一家合格的公司。如果技术不够好,可能他就应该被淘汰掉,这是第一个;但光技术好是没用的,因为现在还有 AI 滤镜,可能比如说你往一年之后看,那一定是说可能不完全是技术层面,可能会从商业化角度来看这家公司,所以,我觉得短期内最重要的其实是 AI 技术进步。”
闫俊杰强调,一年之后,AI 大模型领域的商业化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依然需要不断探索前沿技术(无人区)。
钛媒体AGI了解到,接下来MiniMax还有望展现文生音频、文生视频等多个前沿技术能力。
“一家公司不管是自己独立做,还是其他方式,核心还是看你给多少用户创造多少价值,你的技术到底能做多好,以及你能够把用户合作好,这才是最本质的。”闫俊杰向钛媒体AGI表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