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断交 逾八千华侨放弃国籍
流动的界域:从在地、跨域到多物种(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出版社)
进入一九七○年,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危机日益明显。除了定居日本的侨民出现躁动,留日学生也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一九七二年三月,《台湾青年》报导,留日京都同学会于一月二十八日创刊《自由人》,其发刊词中表示:一、我们的理想在于为同胞开创一个自由人的国家,为人类开垦一个自由人的世界;二、我们是一群自由人或不甘为奴隶的人所组织起来的连带体。此外,留日台湾学生也成立「台湾问题研究会」,其会旨为「本会以唤起我海内外同胞对台湾前途之关心,共同研讨有关台湾的各种问题,藉公论以谋求解决之途径为趣旨。」这是在日台湾人与留学生面对危机的回应,这群留学生并非旧殖民地人,大多是战后到才到日本的新世代。
一九七一年十月,蒋介石政府被逐出联合国,其代表权被北京政府所取代,美国开始与中共接触,国际局势出现重大的变化。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国总统尼克森前往北京访问,随后签定「上海公报」。同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与日本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即日起建交,同时日本也与国民党政府断交。在此国际地位危机之际,华侨的法律地位再度受到关注。当时,许多华侨开始积极申请归化,也有人申请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国民党政府为了争取华侨的支持,态度出现一百八十度转变,表明将修改国籍法放宽放弃国籍之条件。包括,放宽对未成年子女不能放弃国籍之限制,同时删除男子要服完兵役才能放弃国籍等规定。另外,对持中华民国籍之海外侨胞的护照更新,也决定从过去每三年延长为六年。
这些放宽条件的修法未能马上完成,而办理归化日本籍又必须出示放弃国籍证明书。为此,国府乃决定在断交前就授权在日本的各驻外单位,大量发给华侨放弃国籍证明书。根据外国人登录的统计,一九七二年五月底中国籍为五万四千八百七十人,年底减为四万八千○八十九人,一九七三年七月底再减为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三人,约一年之间减少八千一百九十七人,这八千多人几乎都是放弃中华民国国籍者。他们部分办理归化日籍,也有人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籍,甚至也有人在转折过程中成为无国籍者,有些人则在归化日籍之后,又设法恢复中华民国籍,变成双重国籍者。此时,在日台湾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永住权问题。由于长期无法永住的不安感,许多在日台湾人早就将子女送到美国留学,并鼓励他们留在美国发展,特别是前述重要的侨领,大多采取这样的行动。
当然,也有一些台湾人子女在日本求学就业,进而选择归化日籍。不论子女到美国落地生根发展,或是子女在日本成家立业,许多第一代台湾人大多不会反对子女办理归化日籍,但自己则倾向保留中华民国籍。由于日本政府不承认中华民国籍,归化者很容易变成双重国籍者。但也有人一不小心成为无国籍者,学者陈天玺就曾用亲身体验写成《无国籍》之专书。一九九二年,双重国籍的旅日侨选国民大会代表庄海树,必须放弃日本国籍才能宣誓就职,但却迟迟无法完成手续,因而在报纸上喧腾一时。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三日,《联合报》报导:「庄海树在历次的国大临时会中,屡遭民进党国代砲轰,庄虽自称已放弃日本国籍,但事实上日本国籍并未消失;原因是日本不承认中华民国,一旦放弃日本国籍会变成『无国籍者』,而日本不允许其国民因放弃日本籍而成为无国籍者,所以庄海树虽已声明放弃日本籍,却是无效的。」这新闻充分凸显,一九七二年以后在日本中华民国的国籍不被承认,也无法放弃的窘境。(三之三;摘自《流动的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