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大窠坑溪二期工程 年底完工

新北市水利局推动泰山区大窠坑溪二期工程,原本的混凝土三面光渠道流况单调(上图),改造后将呈现不同样貌的生态栖地(下图,模拟图)。(新北市水利局提供/王扬杰新北传真)

新北市水利局以「生态治水」为目标,于2022年4月起以近自然工法整治泰山区大窠坑溪,一期工程成果卓着,获中华建筑金石奖、国家卓越建设奖肯定,为持续优化大窠坑溪环境,二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10日开工,预计年底完工。届时一、二期工程串连,民众将可享有长达1.3公里生态多样的亲水环境。

水利局长宋德仁表示,坚实桥至山脚溪桥段的大窠坑溪二期工程,再度荣获「第31届中华建筑金石奖」,工程经费1亿4279万元全由市府自筹,营造水域面积1万9800平方公尺、陆域营造面积2200平方公尺,可改善混凝土三面光渠道流况单调及生态系统薄弱的问题,改造后河域将成为绿意盎然、丰富植被的优质水域。

宋德仁指出,二期工程考量原有河道宽度足够,在无损河防安全下,于开阔处营造中岛陆域栖地,作为生态跳岛方便动物迁移。此外,设计阶段透过市府流域治理平台的讨论,邀请专家学者协助指导水位擡高控制、水流方向引导、水质曝气、丁坝自然淤积、深潭浅濑营造等。

陆域营造则延续前期亲水廊道,于河道侧增设2公尺悬臂钢构栈道,并于坚实一桥增设1处无障碍入口连接周围公园及步道,提升民众居住品质。

水利局表示,一期工程完工后,生物由378种增加到977种,污染指数则由7.24RPI降至4RPI,相信二期工程完工后,可再吸引动植物前来。未来民众可从半山雅公园沿新设步道至山脚里公园,体验长达1.3公里的亲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