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盼延長生態廊道 大窠坑溪二期改善工程今年底開工

流经新北泰山、五股一带的大窠坑溪经新北水利局改善工程后,恶臭水质及环境脏乱都消失了,更成功复育生态。记者李成荫/摄影

流经新北泰山、五股一带的大窠坑溪经新北水利局执行改善工程,恶臭水质及环境脏乱问题消失,更成功复育生态,更上游段却仍未整治,居民盼能再延伸。水利局表示,已规画二期工程,从坚实桥做至山脚溪桥,本月已决标,预计今年底开工、明年底完工。

大窠坑溪原为「三面光」混凝土河道,周边过去工厂多,出现污水排放等问题,新北规画改善工程,水质逐渐好转,从严重污染到现在中度接近轻度污染,生态也恢复,再往上游泰山国中一带人口稠密区,却仍维持旧有情况。

居民反映,改善后的大窠坑溪确实让人感到很舒服,不只恶臭消失,生态也复育,再加上有步道可亲水,再往更上游走却仍旧脏乱,「过条桥就不一样」,希望也能整治。记者实地前往更上游处,虽没有恶臭,但河道内有零星垃圾。

水利局回应,已规画延续第一期工程(泰山区大窠桥至坚实桥),启动二期工程,范围为泰山区坚实桥至山脚溪桥,改善原有三面光排水沟形式,以近自然工法,重现绿色生机,建立都市微气候及生态廊道,打造新水岸、新环境。

水利局指出,大窠坑溪一期工程完成后,调查发现鱼类增加8种、底栖动物有14种,物种多样性有增加趋势,二期工程更优化前期工法,运用格框的卵块石及植生包营造友善生物栖地,透过丁坝及固床工设计出河川摆荡流动性,增加绿地面积及行人休憩空间。

立委洪孟楷指出,一期工程让民众有感,地方反映后也积极协助相关经费做二期工程,希望能进度能加速,尤其接下来还有塭仔圳重划开发,要先做好生态环境。

水利局长宋德仁说,相关经费由市府全数自筹,接下来将推动二期河川环境营造工程,让大窠坑溪水、陆域环境向上提升。

流经新北泰山、五股一带的大窠坑溪在山脚溪桥一带仍旧环境脏乱,垃圾落满地,不只景观问题,也影响生态发展。记者李成荫/摄影

流经新北泰山、五股一带的大窠坑溪经新北水利局改善工程后,恶臭水质及环境脏乱都消失了,更成功复育生态。记者李成荫/摄影

流经新北泰山、五股一带的大窠坑溪在山脚溪桥一带仍旧环境脏乱,垃圾落满地,不只景观问题,也影响生态发展。记者李成荫/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