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 只有选民没有公民
(图/取自蔡英文脸书)
这次四项公投结果,不同意票高于同意票,与投票前民调结果差异很大,跌破许多人眼镜。加上低投票率,许多解读认为中间选民对公投冷漠,没有出来投票,让公投成为蓝绿基本盘的对决;也有人认为中间选民的缺席表达了对民进党政府的不满。而国民党的动员能力与诉求无法吸引中间选民出门投票,当进入蓝绿对决时,国民党注定失败。
这些论述都假定有一批所谓的中间选民,他们不具有特定、长期的政党投票取向,会根据特定议题、人选,改变政党支持;他们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甚至主动接受多元的政治讯息,不受政党宣传、新闻热度、传播死角等因素影响其投票行为;甚至也不会受到原生家庭、社会阶层、生活区域、教育背景等社经因素影响。他们非蓝非绿,非左非右,非统非独,这些将近4成的选民结构,是决定选举结果的重大因素,兵家必争之地。
在成熟两党制的民主国家,政党为了争取中间选民,政党立场会趋于中庸,以扩大选民支持的层面。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台湾是如此吗?
事实上,所谓的中间选民其中很大部分是对政治冷感,对政治讯息抱持否定、拒绝、绝缘的态度;同时他们的政治效能感也是最低的,认为谁执政都一样,政治不会因为自己的参与而有所不同。他们有时也会去投票,但往往是在投票前一刻,根据身旁「意见领袖」的「指示」决定投给谁。他们可能连选民都不是,更遑论是理想中的公民。
所谓的公民意识,不仅仅是前述的政治效能感,自认有能力透过政治参与改变政治结果,公民意识还认识到要达到政治效能,除了必须有权利意识,即参与政治的诸多公民权利必须加以捍卫,他们也会认识到,如果放弃参与,无异于将自己的命运交在别人的手中。同时,作为公民,还要有责任意识,即把参与政治视为一种责任,政治结果可能会因自己的参与产生影响,并为这个结果负责。
所以,如果这些所谓的中间选民是真正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今天这四项公投的结果就不是如此。台湾未来数年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方向也就不会是由「北票南补」的绿营基本盘所决定。不是要苛责中间选民,而是担心台湾民主化过程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公民意识就此敲了丧钟。
公民投票对事不对人,原本就比较容易回归理性的政策辩论,双方各自根据科学研究、经济数据、各国经验等资讯争取民意支持。公投作为直接民主形式,就是补充代议政治的不足,先天就缺乏讨价还价、折冲让步的过程。公投必然就是一道是非题,以此来非议公投并不恰当。但这并非说中间不需要开放的讨论与说服的过程,而是更加重要。
但在现今专业化的时代,绝大多数民众对公投议题的知识有限,这时开放的理想政治讨论与沟通就依赖三个要角:第一是相关知识社群,其中包括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从业人士甚至政府官员,提供严谨专业客观的论据。第二是公民团体或压力团体,他们长期关注相关议题,深入现场或利益相关,他们提供根据本身利益或深入的观点。第三是媒体,提供上述人士或团体以及大众开放的管道与良好的沟通环境,让各方意见有机会被听见。
这次公投在社会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原本应中立、根据数字说话的专业人士失去专业道德;原本关注特定议题的公民团体,反而成为政党侧翼,不惜攻击昔日战友;早已成为一言堂的媒体及网军充斥的网路环境,完全扼杀了应有的理想、负责的政治讨论空间。最后在政府造假、扭曲、误导之下,这样的公投结果自然也不让人意外。缺乏开放、公正的政治论述空间自然无法产生公民意识,台湾民主化走到这一天,公民已死,只剩选民。(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