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 拜习外交试炼场
(路透)
中共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三份《历史决议》,确定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历史地位,并定调他为「中国新时代领导人」。虽然自2012年就担任领导人,面对新的授权与使命,及掌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之窗,如何落实这份《历史决议》揭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习近平仍将面对国际社会的敌视力量,特别是美国的竞争与对抗。
紧接着六中全会举行的「拜习会」已落幕,各界从传统地缘政治、建立新世界秩序、大国新型外交等不同面向检验其意义,多少轻忽了美、中内部与拜、习个人特质等因素,如《历史决议》对习近平的意志及中国外交政策与路线的影响。
而美国总统拜登面对更严峻的国内形势,政治声望断崖式下坠,两人在外交领域都有不能落居下风的压力下,拜习会自然成为两大强人的竞技场。拜习会当天上午,拜登先签署了1.2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法案,就是要展现美国的实力,压制习的气焰。
拜登甚至不惜挑动中共最敏感神经,在峰会前后期间4度针对「台湾问题」的发言超过既定政策,各界臆测可能是「失言」。但拜登自1979年《台湾关系法》立法以来就积极参与美中关系,不太可能一错再错。根本原因是,拜登自诩是当前美国外交权威,加上大权在握,应付习近平非他莫属,可充分利用台湾问题取得先机,但操作过度,传递错乱讯息,只是造成各方猜忌、怀疑,反折损了美国威信。
相对地,六中全会扫除了反对习近平连任的政治力量,使习能更自信、从容应对拜登。在台湾问题上,习近平基本上表达了六中全会决议: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同时彰显中共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拜习会暂时缓和了美中紧张情势,虽然和平共存、设立护栏避免冲突已成为双方最新共识,但两大强权多面向的战略竞争不会改变,台湾问题将持续是双方冲突的热点。美中对抗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在于两国经常高估自己的力量与过度自信,同时低估对手的实力与意志,也因此容易导致误判,台湾问题白热化就是最明显例证。
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的费和中国研究讲座主任白明在《外交事务》发表〈习近平的信心游戏〉指出,许多学者专家以为大陆压制高科技大亨、升高台海军事行动,及霸凌相关国家,暴露出习近平的困境以及中国不可避免的衰落。事实上,习近平是要掌握机会处理国内反对声浪,并在具有敌意的国际社会中,提升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与权力。
在中共六中全会及拜习会后,国际政治巨轮不断向前滚动,但至少在2024年前拜、习将主宰全球政治发展的局面不会改变。习近平没有连任压力,拜登拥有外交上的优势,第一轮交锋期望值不高,双方表现不分轩轾,下一次的拜习会必然产生更大冲击,打着「抗中保台」旗帜的台湾则依然只是强权博弈下的棋子。(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