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樱花3路改革甩平价宿命 「听妈妈的话」净利翻倍

台湾樱花总经理林有土在台中总部展示间受访时说:「转型没有一项是容易的,都很难,但当你找到对的方法,那就要坚持才行。」(摄影/郭涵羚)

在稳定、成熟的饱和市场内,企业就一定难有高成长爆发力?

那可不一定,在台湾传统厨具市场中,一家坐拥数款高市占率爆品,早早坐稳产业龙头宝座的上市企业,面对台湾市场规模有限、外来竞争者技术实力难以超越、国民品牌形象深刻无法翻转平价宿命等种种因素,甚至被不少同业认定发展已经走到极限,最多只能守成,难再有大幅成长。

但,2013年,以二代为核心的新团队接班后跌破各界眼镜,截至今年底,3大主力商品市占率全部更上一层楼,可望缴出9年营收成长逾80%、净利成长达130%的傲人成绩。

它,就是今年营收上看81亿元的厨具霸王台湾樱花,关键的灵魂人物,除了主导策略方向的二代、董事长张永杰,还有在第一线带队冲锋、今年68岁的总经理林有土。

林有土回想接掌总座前的企业处境,却皱起眉头。原来,当时他感受到的是,过去那种快速成长的活力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处处受挫、难有寸进的焦虑感在快速蔓延,甚至可能被同业超车取代。

「我们没有不认真,就是都很认真,但绩效还是没有出来,才更让人失望。」林有土说。

那么台湾厨具王究竟如何翻转逆境,让营运更上一层楼?

答案是换脑革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从旁辅导台湾樱花转型的永续企业经营协会总顾问詹志辉说。

他解释,企业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躲在企业内看自己,不仅无法看清问题本质,也会误导判断,陷入更危险的困境。好的做法是,借助包含上下游协力厂商、顾客等外界客观视角来检视自己,「换个角度看,你就会发现世界大不同。」他说。

这正是台湾樱花换脑改革的核心思维,3战场突围策略,带来3大突破。

产品战》研发打中需求

走进顾客家,激发实用设计

首先,在产品战,它跳脱技不如人的研发迷思,看见灵活应用的新破口。

台湾樱花过去是靠热水器、瓦斯炉、除油烟机3大核心产品的送油网、送安检等服务力,才抢下台湾厨具龙头地位,但论制造技术的话语权,却是握在台湾第2大厨具品牌日本林内(Rinnai)手上。

台湾樱花只能从后苦追,而且双方在上述3项产品的市占率竞争中,林内当年已经追近到只有个位数差距,它随时都可能输掉龙头地位。

反攻起点是问卷调查,从在店内被动等顾客填写,变成主动出击走进消费者家里的深度访谈,竟然彻底改变了樱花产品研发的根本思维。

原来,产品力从来不只是技术多高深的军备竞赛,更重要的是谁更能随机应变,更快解决客户痛点,就能胜出。

同业指出,全球布局的林内,虽然强在技术强、资源多、规模大,但这类国际大厂会去解决各国通用的大问题,不会花心力去解决台湾小市场的问题。台湾樱花透过到府访谈,就是抓住这一点强攻,推出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例如,瓦斯炉火不容易点着的客诉,过去打到门市,顶多等到「擦一擦,等它干就好」的回复,之后客服认为完成服务,研发不觉得需要改进。一天过一天,最后客户觉得不好用,自然慢慢流失。

但实际走进门,听到家庭主妇接小孩下课,赶着做完饭,再送孩子去学才艺时的紧凑生活中,瓦斯炉却老是点不着火的愤怒声音。针对这个长年无解的困扰,激发它研发出帮瓦斯炉点火针加装简易防水盖,就不需要再擦干的设计,让樱花抢先推出「不怕点不着火」的瓦斯炉。

又如,日商的瓦斯炉架都是针对小锅炉设计,台湾人爱用的大锅炉会滑、摆不稳。它因此改造炉架设计,推出「不怕滑」瓦斯炉,就这样一点一点抢走海外品牌客户,再度拉开市占率差距。

根据樱花消费者调查,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热水器、瓦斯炉、除油烟机的市占率分别为57%、45%、47%,均领先最大竞争对手一倍以上。

通路战》强攻智慧生态系

恩威并施花1年摆平经销商

再来是通路战,它不惜激怒全台经销商,也要拚互利共好的智慧生态系改革。

现在走进樱花的门市,除了如同样品屋漂亮装潢的舒适空间外,最特别的是,只要说出自家厨房是L型、一字型与宽度、高度,拿着平板电脑的店员,就能立即调出所有类似厨房的规画图给顾客参考,只要像拼积木,按照自己喜好做出品项选择,就能立刻获得明确图面设计与报价。

不仅如此,之后消费者也只要一键下单,后端工厂就会立刻接单,安排生产,最快一周内就能送货到府,是让工厂与通路商都做到零库存的智慧生态系。

但这看似先进的生产改革,却从一开始砸数千万元完成软硬体与平台App研发后,就面临全台数百家通路商拒绝配合的大反弹危机。

当时,经销商习以为常的生意模式是,客户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既不想接触新商模,也不想去了解。这一度逼到林有土,必须半恐吓的警告经销商,「我不可能因为你一家店,就让我公司要走的路被打断,你不满意,可以下车。」他说。

但同时,他一方面,以教育训练为由,一批批召回这群战友,动之以情的劝说;另一方面拍摄说明影片,搭配限时限量的促销价优惠,让经销商抢到优惠就能有更高利润空间,建立平台使用习惯。

最后恩威并施下,苦撑将近1年,随着经销商生意越做越简单,台湾樱花终于风险解除,成功留着所有经销商。「樱花现在给经销通路满大的安全感,售后服务完整,对我们很有帮助。」樱花经销商、汉斯厨饰负责人陈亿说。

品牌战》打破平价形象

KOL推荐,贵1倍仍热销

最后是品牌战,用体验行销抓住意见领袖,甩开国民品牌平价包袱,拚出贵1倍也卖得掉的高毛利金矿。

过去樱花能崛起的一大关键,就是比林内等舶来品便宜2成到3成,也成了「樱花怎么可能卖那么贵?」的障碍。面对困境,该公司的关键策略是,抓着影响消费者的关键意见领袖(KOL),如建商、设计师、装修师傅推荐,让这群人了解到台湾樱花产品的改变是首要任务。

台湾樱花实际请这群人到总部参访,了解产品研发解决哪些问题、销售到生产的便利。没有捷径,只能土法炼钢,一步一脚印,「现在它就是做到了,我自己随机打3通电话乱问,都只听到推荐樱花,而不是林内的声音。」詹志辉说。

过去台湾樱花只要单价超过1万元就卖不动,但成功翻转印象后,现在消费者愿意溢价1倍以上、花数万元来买樱花创新的中高端产品。根据财报,今年前3季毛利率约34%,相较2013年,已成长逾3个百分点。

后市2大挑战:

海外难复制经验、消费转弱

就这样,台湾樱花不只核心产品找回成长动能,还将复制成功经验,进军滤水器、卫浴等新领域,并在台湾更上一层楼之际,将开始布局东协的新市场。

但展望后市,这家龙头企业也并非晴空万里,本土券商研究员指出,一方面该公司过去进军中国的成绩有限,如今转进东南亚,环境条件可能更严苛,想复制台湾成功经验难度很高。

另一方面,当前台湾房市与全球经济都面临景气下滑冲击,也会连带影响厨具消费转弱,显见未来挑战仍高。台湾厨具王想要续创高峰,关键仍看它在更多元的市场中,能否更快速抓住消费者痛点并提出有效解方。

商业周刊18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