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屯艺中心科技跨艺特展 科技艺术创造独特奇境

台中屯艺中心以科技、亲子与在地等元素推动《艺翔奇境─科技跨艺特展》20日登场,策展人邱志勇(右一)表示,此次展览中8组艺术家与9件作品创作都与台中或童趣相关,把台中在地的文史故事和元素带进展览中,透过轻松、具亲密感的作品勾起观众的共同回忆。(屯艺中心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台中屯艺中心以科技、亲子与在地等元素推动《艺翔奇境─科技跨艺特展》20日登场,现场由8组艺术家展出9件作品,将科技艺术结合台中文史风采,利用光影及AI等技术打造独特的童心秘境。(潘虹恩摄)

台中屯艺中心以科技、亲子与在地等元素推动《艺翔奇境─科技跨艺特展》20日登场,作品〈种子里有棵虚拟的树〉以乌日在地原创剧本《茄苳树下的一场戏》为基础,使用扩增实境技术诉说种子里的微缩故事。(潘虹恩摄)

AI科技当红,台中屯艺中心以科技、亲子与在地等元素推动《艺翔奇境─科技跨艺特展》20日登场,邀集8组艺术家展出9件作品,将科技艺术结合台中文史风采,利用光影及AI等技术打造独特的童心秘境,期待父母可藉暑假带孩子前往观展,孩子们能翱翔在科技艺术的奇境中体验更多乐趣。

屯区艺术中心结合产官学界推动《艺翔奇境─科技跨艺特展》,20日上午举办展览开幕式。展览由清华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所长兼教授邱志勇担任策展人,并由8组艺术家展出9件作品围绕科技、亲子与在地元素,透过扩增实境、互动装置及AI生成等技术,结合台中文史风采,打造独特的童心秘境。

其中,作品〈种子里有棵虚拟的树〉以乌日在地原创剧本《茄苳树下的一场戏》为基础,使用扩增实境技术诉说种子里的微缩故事;〈昨日的路径〉利用空拍、三维实景及程式自动演算,让固有景观产生不可预期的新面貌,重新定义「家」的想像;〈夏2.0〉及〈浮海〉则分别透过声响与光影浮动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各项作品皆带来不同视觉体验。

邱志勇说,此次展览中8组艺术家与9件作品创作都与台中或童趣相关,创作者也多是土生土长的台中人,把台中在地的文史故事和元素带进展览中,透过轻松、具亲密感的作品勾起观众的共同回忆,也在屯艺中心开启儿童亲子的另一种可能。欢迎各家父母借由暑假亲子活动最频繁的时间,带着孩子前来观展,期盼孩子们在这样的场域充分表达想像力与创造力,翱翔在科技艺术幻象的奇境中。

文化局专委潘美君表示,知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提及学习是「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也是科技艺术的优势;屯艺中心自2017年起以科技艺术作为发展主轴,此次展览各项作品都令人惊艳,不仅互动有趣也可以让孩子打开视野,欢迎亲子前来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