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董座林修銘:國內分二大機制
图/经济日报提供
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表示,未来碳交所将依各种碳权性质及对象不同,分为三大交易板块,除国外碳权外,国内碳权交易部分,则分为自愿减量额度交易及增量抵换交易等二类。
至于上路交易时间,林修铭指出,今年底前应该有国外碳权商品上架,国内碳权要等主管机关环保署碳交易子法到位,有碳定价可以参考后,最快明年第1季就有机会落实机会,目标是抓明年上半年。
针对国内碳权部分,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量专案管理办法(2023.6.29草案预告)」,碳交所将推出自愿减量额度交易服务,让国内企业可依需求在交易平台上,公开透明的移转、交易或拍卖给有碳费抵减或增量抵换需求者,未来亦可因应国内减碳规范,例如抵减碳费等。
自愿减量额度包括林业与非林业型专案,透过交易平台的多元减量诱因机制,可激发各界投入减碳行列,再依照减量技术发展情形稳步调整对策,最终迈向净零目标。
林修铭解释,自愿减量不会只优先推动植林或造林,举例来说,包括工厂中的制程或锅炉的技术,甚至农业、渔船更换LED灯带来的减碳技术的运用等,都会成为碳权的多方面来源。
而且自愿减量最重要是卖方向环保署进行专案申请,如果符合可测量、可报告、可验证等多项原则,并获得认可,就可以获得碳权,并可达到抵碳费、实现碳中和等需求。
增量抵换额度交易部分,林修铭说,包括民众汰换老旧汽机车为电动车、农民汰换老旧农机为电动农机等,都可取得并透过平台出售给环评单位,这原本在环保署就有一个平台,未来将转移至碳交所。
在国外碳权部分,碳交所目前已与Gold Standrad(黄金标准)进行多次跨国会议,双方预计于9月签署MOU,就提供企业合规及高品质(High-Integrity)的国际碳权进行合作。
林修铭表示,台湾企业于全球半导体、资通信、纺织和金属等产业皆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未来面对国际碳关税的逐步实施,苹果、谷歌等国际大厂对于供应链减碳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碳中和需求,国家及企业将面临更多压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