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路径,融入新格局、共享新机遇> 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在渝举行

26日在重庆市世纪经金源大饭店会议厅举办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

9月26日上午,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在重庆举办。本届论坛是第十三届“重庆·台湾周”的分项活动之一,由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组委会承办,上海社会科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论坛以“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享新发展格局机遇”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31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台商台胞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路径”、“深化渝台发展路径与措施”等3个分场次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26日在重庆市世纪经金源大饭店会议厅举办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张玲,前海基会副董事长、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高孔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周宁分别致词,70多名相关领域研究者参加讨论。海协会副会长周宁在致词中指出,祖国统一是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迈向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是两岸同胞致力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周宁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关心照顾台湾同胞,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让两岸同胞在交流合作中走近走亲走好,加深感情、加强合作,强化凝聚力、向心力,让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更牢固、动力更强劲,让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越来越成为生动的现实。

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在致词中表示,两岸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两岸经贸一直是互惠的格局,两岸产业链合作,携手取得更大经济利益;中华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是稳定社会、维持和谐的重大基础,指导两岸共同珍惜;两岸融合可以从经贸文化层面着手,必能得到“合作共赢”的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两岸贸易仍旧保持快速增长,大陆仍台湾最主要贸易伙伴,两岸融合发展格局没有变,大陆仍然是、更加是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和最大机遇。

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帘视讯连线致词。

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两岸关系也出现相当的变化,两岸融合发展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支柱,而统一前的融合,是政治的难题。不过把握住由外而内,由近即远的策略,加上高举“未来”的引力,在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努力下,相信假以时日,必定可以收获明显的成果。

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视讯发表致词。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殷存毅教授表示,面向未来的“两岸共同市场”是“两制”台湾方案落地实施的经济基础,必然也是壮大中华民族经济的重要一环。两岸共同市场的建构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在朝向“两岸共同市场”的实践中,必须扎实推进两岸经济与产业的存量合作,包括已有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环境改善、更加融入大陆市场、与大陆企业更密切的合作或联系,同时,通过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来实现两岸经济的增量合作,形成两岸合作的产业供应链,避免恶性竞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永红表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形成休戚与共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包括形成利益攸关的经济共同体、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互信包容的政治(安全)共同体,以增进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在经济基础与意识型态等方面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台湾政治大学特聘教授林祖嘉称,中国大陆的劳工与生产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不容易被其他东南亚国家所取代,同时,两岸高科技产业原本就有很完整的产业分工体系,再加上大陆本身就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这也是无法被替代。因此,即使是有一些大陆台商和外商想要移到东南亚国家,进行生产链的移动,但是这些只能做为两岸生产链的补充,不太可能取代两岸原本就建立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大陆现在强调“双循环”发展,未来台商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扩大对于大陆内需市场的供给;此外,也可以配合大陆扩大出口的机会,在其中找到更多产业链结合的机会。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两岸的经济合作方式也必然会在合作的内容、模式、路径有新的方式。

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邓岱贤称,中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第一大进口与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同时也是人民出外旅游与对外投资最多的地区,在如此扎实的基础上,两岸实有必要推动更高层次经济融合发展,让双方能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璀璨未来。

活动期间,两岸学者实地考察了重庆建川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共同增进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和认知,扩大对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图文来源: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