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热炸了!武汉气象监测站在清凉寨?气象局官方回应
来源:经视直播
最近,入伏后不少武汉市民讨论,为何出门的体感温度比预报温度要高很多?
甚至有网友调侃,武汉的温度观测站是不是在清凉寨?
7月19日上午,经视直播记者联系上湖北省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武汉市的气温预报设立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以慈惠街的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以基准,“在武汉国家气象站,气温数据来自一个离地1.5米的百叶箱,四面通风且阴凉。”
目前武汉市气象局没有在清凉寨景区中设立气象观测站。
那么,为何市区温度比预报的温度要高?
且人的体感温度相比
百叶箱测出的气温要高不少呢?
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武汉市区高楼大厦林立,人口众多,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的温度普遍高于郊区,所以体感温度自然也比百叶箱的温度高。
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气压和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市区处处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柏油马路上的地表温度甚至高达5、60度,体感温度肯定会高一些。”
天气预报的温度并非体感温度
两者有所区别
据悉,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排除了各种局地环境的因素和干扰,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比性。
这也是世界气象组织统一制定的标准,即气象部门的测温温度表要放置在百叶箱里,距地面1.5米高,而百叶箱要放在空旷的草坪上。如果太阳直接照射到温度计上,会对它产生增温效应,这样测出来的不是气温,也没有代表性。“我们预报的气温指的是纯粹的大气温度,并非体感温度或者地面温度。”工作人员介绍。
“我们也发现很多市民有这个疑问,实际上这就是体感温度和气温的区别。”武汉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姚望玲解释,体感温度是人对所处环境冷热程度的主观感受,和气温有所关联,但不完全相同。她说,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气压和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预报的气温值是预报员预测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代表站可能观测到的客观气温值,而体感温度则会根据人体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
当空气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风速较小时,人的体感温度越高。其中,湿度主要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和散热情况,湿度越高,汗液不容易蒸发,会让人感觉闷热。另外,一定的风速会使身体散发出的热量都被吹离体表,风速越小,散热的速度越慢,体感温度越高。
然而,体感温度并非总是高于预报气温。在某些情况下,如当人处于因狭管效应导致风速加大的两栋高楼之间,且无阳光直射时,体感温度反而可能偏低,给人带来意外的凉爽。“所以也不见得体感温度一定会比预报温度高,还是和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姚望玲表示。
夏季出行,有市民会惊讶于地表的高温,有时甚至能感受到烫脚的不适,这便是“地表温度”。姚望玲解释,它是指地表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受地表属性和日照强度的双重影响。正午时分,水泥地的温度可升至50℃以上,而草坪和湿润土壤的温度则温和得多。
目前,武汉市有5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均分布在远城区,缘于观测场对于周边环境有较高要求,必须是一块空地。另外全市还有200多个4米×4米的区域自动站,分布较为均匀,中心城区约5公里一个,目前在清凉寨景区中没有设立气象观测站。
来源:经视直播、九派新闻
记者:金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