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凯米考验 台南万代桥改建今午开放双向通车
台南市仁德区万代桥改建工程历经4年施工已大致完成,通洪断面有效增加逾65%,6日中午提前开放双向通车。(工务局提供/洪荣志台南传真)
台南市仁德区万代桥改建工程历经4年施工已大致完成,通洪断面有效增加逾65%,6日中午提前开放双向通车。(工务局提供/洪荣志台南传真)
台南市三爷溪沿岸地势低洼为易淹水潜势区,以往每逢豪雨仁德区即经常泛滥成灾;其中,中山高速公路下方的万代桥,更因宽度不足加上落墩阻碍形成瓶颈段。市府水利局向水利署争取经费改建万代桥,历经4年施工已大致完成,通洪断面有效增加逾65%,上个月凯米台风来袭也安然过关,市长黄伟哲视察后,6日中午提前开放双向通车。
黄伟哲表示,市府向水利署争取逾4.13亿元改建万代桥,改建后桥长跨度由22公尺增长为42.3公尺,桥梁宽度27.4公尺,原有河道深度增加1.5公尺,采不落墩设计以减少河道阻碍、降低水位,并提升防洪标准为10年洪峰流量,以降低区域淹水损失。
黄伟哲还强调,他相当重视万代桥施工期间的交通情形,除施工时要求维持交通顺畅,凯米台风期间也发挥功能有效防汛,尽管此次台南淹水面积与过去的88风灾相比,已从1万多公顷降为不到700公顷,但仍希望未来连1公顷的淹水都没有,市府会在防汛方面不断努力。
工务局也指出,万代桥改建工程采半半施工,桥梁主体工程都已完工,7月16日先行恢复仁德往东区方向通行,6日中午也恢复东区往仁德方向通行,后续还将进行临时便桥拆除作业及护岸复旧工作,预计明年1月全部完工。
工务局说,三爷溪排水全长13公里,集水面积约6300公顷,是二仁溪下游段的主要支流,集水区横跨仁德、归仁、永康、东区及南区。但因集水区范围都市化程度高,区域排水路坡降平缓且通水断面不足,导致沿线每逢豪大雨即易发生淹水,附近居民及来往通勤民众苦不堪言,加上位处市道182线上的万代桥交通频繁,落墩及淤积等问题导致渠道束缩严重,也易壅高回水造成溢淹。
工务局强调,改建后的万代桥采不落墩设计,有效增加65.4%的通水断面,打开三爷溪河道瓶颈段。日前凯米台风带来丰沛雨量,在仁德降雨最高24小时曾达348毫米,但昔日易淹地区已不再,足见三爷溪改建发挥作用。工务局还将加速导排永康大湾、昆山、仁德太子路及工业区,将暴雨迳流有效排入仁德滞洪池,减缓上游淹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