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学步道大跃进 竹市3国小完成启用

新竹市政府近年积极推动步行城市、新校园运动,8年来投入逾3.7亿元启动全市22处、34校通学步道改善。(陈育贤摄)

新竹市政府近年积极推动步行城市、新校园运动,8年来投入逾3.7亿元启动全市22处、34校通学步道改善。(陈育贤摄)

新竹市政府近年积极推动步行城市、新校园运动,8年来投入逾3.7亿元启动全市22处、34校通学步道改善,其中,三民、民富、新竹3国小全新通学步道近日陆续完工启用,顶埔国小通学步道也预计明年初完工,提供学童安全、舒适的通勤环境,更提升整体社区生活品质。

代理市长陈章贤表示,市府近年积极争取中央经费,推动步行城市计划、新校园运动,近8年陆续完成全市22处通学步道、共34校受惠,总长14公里,规画校园整体设计时,也将通学步道及校园人车动线纳入规画重点,盼提供「好舒适、好环境、好安全」3好步行环境,今年更荣获交通部道安创新贡献奖交通教育组第1名。

教育处指出,已有百年历史的民富国小,学生数是全市之冠,因位处西大路、经国路交通要道,上放学总是人车争道,全新通学步道改善机车违停人行道、增设街角接送区、打开校园围墙、整合植栽带与公共设施,创造安全宽敞连续性绿廊道,全长共836公尺,并设有Youbike站点,提升学童、居民通勤便利性。

三民国小则是整理了围墙周边闲置空间、强化区域排水滞洪,保留既有乔木扩展连续绿带,并搭配灌木群创造复层景观空间,延续隆恩圳亲水公园、三民公园绿带,打造漫步都市森林感受,串联经国路、自由路、三民网球场至隆恩圳、民主路,完成总长4公里「新竹之森」最后1块拼图。

另,同样是百年大校、新竹国小位处南大路、兴学街口,全新通学步道解决原有树根隆起、铺面破损问题之外,同时缝补人行道断点、创造转角接送区、清除路障扩大树穴,为7层楼高的老柠檬桉树创造更友善生长空间,并改设穿透性围墙与社区共享校园植栽,拉近古迹校舍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打造南大路最美绿廊。

此外,顶埔国小位于顶埔路、茄苳景观大道旁,车流量大,既有通学步道高低落差且无连贯性,学童、行人被迫走在车道上。全新通学步道缝补断点「五面串联」,学校配合退缩校地改设穿透性围墙,加宽步道空间,并改善人行道高低差、设置无障碍坡道、整合公共设施及打造连续性绿带,营造兼具安全与美感的校园风貌。

市府指出,全市通学步道已完工的有玄奘路周边通学步道、育贤国中、民权路(曙光国中、小)人行道、建功国小周边人行道断点缝补、载熙国小、龙山国小、光华国中、内湖国中、新竹国小、民富国小、博爱街通学步道、东门国小、汀甫圳通学步道、隆恩圳与绿园道衔接步行空间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