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斥1.5亿 改善3国小通学步道

新竹市三民国小周边行人及车流量大,但车道紧邻学校围墙,造成人车共道相当危险,此次也将一并拆除围墙,加宽人行道。(陈育贤摄)

新竹市政府近年积极打造友善人行空间,近期将再投入1.5亿元改善三民、西门及关东国小3所学校通学步道,工程将打开校园围篱、串联周遭步行环境,打造学童与居民都可使用的安全步行空间,近7年多来,市府已累计改善22处校园周边超过50公里长的人行道与通学步道。

市府近年积极发展步行城市、打造友善行人空间,7年多来陆续完成骑楼顺平、护城河、隆恩圳、通学步道等建置步行城市系统,此次在前瞻计划经费补助下再启动3校通学步道工程,经费分别为三民国小7900万元,西门国小4599万元,关东国小2797万元。

工务处指出,三民国小周边行人及车流量大,道路紧邻学校围墙,巷道空间狭窄,造成人车共道,学童与当地居民通行都相当危险。此次将启动铁道路与隆恩圳侧人行道工程,预计拆除学校隆恩圳侧及铁道路侧围墙,新设宽2.5公尺人行道及连续绿带,并设置汽、机车家长接送区,让学童不再与车争道。

市府指出,三民国小通学步道完工后,将连接起三民国中人行道,形成近2公里通学步道,也将串联经国、自由路口、三民网球场直至隆恩圳、民主路,完成总长4公里的「新竹之森」最后1块拼图。

另,西门国小位处延平路通往市区、北大路及中正路交界,这次将改善校园周边、并延伸邻近社区道路,总长约1370公尺的人行动线。

关东国小则是邻近科学园区、关东市场,但道路狭小,家长接送区同样极为狭窄,除造成不便,交通安全与通行畅通度也受到影响,此次也将改善周边总长度约677公尺的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