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600万辆,骨科患者激增!打工人的电动自行车自由该如何实现......

这世上本来是有路的,但电鸡多了之后就没有了。

现在随便路过一个地铁站的出站口,目之所及的都是密密麻麻停放的电动自行车。

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人多车多是其热闹繁华的标志之一。拥挤的交通也为不少打工人上下班增添了不少烦恼,几年前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就很好地为打工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过近年,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数量激增,这个被网友戏称为打工人出路的出行神器,逐渐变成了城市管理的烦恼。

最近一组数据,再次将广州电动自行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

被600万“电鸡”

改变的广州医院

巴西亚马逊原始森林里的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远在千里之外的北美得克萨斯可能就有一场超级飓风。

事物的普遍联系,彼此传导,映射到一个城市的公共政策和交通出行方式带来的潜在影响时,则可能会改变这个城市特定专科领域的疾病谱。

根据广州主要医疗机构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意外伤,普遍占到了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数的60%—80%。

急诊接诊的严重车祸伤中约65%是由电动自行车相关车祸引起,75%的交通意外死亡事件也是源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车祸,其中普遍是由于没有规范佩戴头盔。

换句话说,电动自行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已悄然占据医院创伤骨科的绝对主流,这当时还上了微博热搜。

这些意外伤中,轻则磕磕碰碰、骨折等还能救治恢复,重则颅内出血、成为植物人或者直接死亡。

电动自行车特殊的行车方式和欠缺保护的“肉包铁”模式,“现在从骨科的伤者构成来看,像极了广州禁摩之前的状况。”

面对日益上升的骨科患者数量,广州电动自行车的整治确实迫在眉睫。

2

被电鸡围城的广州

路在何方?

截至2024年7月,广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600万辆,已上牌的超过500万辆,并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在增长。

电动自行车乱象,不仅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也为行人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虽然经常有人吐槽被罚款,但其实广州对这方面的管控,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对于外卖小哥的电动自行车管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配合《广州市网约配送行业公约》,出台了电动自行车一周内三次以上违规外卖骑手全行业停单的规定,将外卖小哥“管起来”了。

但除了外卖小哥以外,其他依靠电动自行车通勤的普通市民,要如何规范管理?

广州自2007年禁止摩托车在全市范围内行驶之后,路上的通行速度确实大大提升,但从打工人对电动自行车的依赖程度来看,如果电动自行车也像摩托车一样一禁了之,估计还会引发部分群体的不满。

毕竟,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不少人买菜、上下班地铁接驳、尤其是很多家长接送小孩上学等短途出行的补充,要用到电动自行车。而像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他们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如果一禁了之,很多人的生计可能会受到影响。

或许,只有严格管理才更合适。总之,电动自行车立法真的需要加快推进了。

除了立法规范,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行驶和安全意识也十分必要。

比如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人们的安全骑行意识,正确规范佩戴头盔,尤其是加强对易受伤害群体(老年人、外卖骑手、学生等)的交通法规教育和培训,提升大众安全意识。

对于横冲直撞、抢道占道等行为,则需要骑行者加强自身素质管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而对于电动自行车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更需要从源头上去解决,比如进一步规范加强锂电池技术的研究,确保质量过关。

再结合充电桩的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的规范停放,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要根治广州电动自行车乱象,既需要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系统性、长期性的管治,又需要在行业、道路、培训等全方面改善。

编辑:青青

图文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健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