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上市冲击200亿美元市值,IoT企业的上市潮要来了?

从阿里辞职后又敲钟,这几个80后开创的公司是如何成长的?

作者 | 创造一下

编辑 | Momo

就在3月18日,赋能了26万家企业的涂鸦智能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其基石投资人包括了加拿大养老基金、腾讯、高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老虎环球基金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

涂鸦所代表的是一个我们期待已久的物联网时代,作为最早突围的公司,它背后有什么秘密?

涂鸦智能可谓一家隐形独角兽,其主营业务为PaaS,简单来说就是提供云端的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

通过云端系统,厂家就能去搭建自己的产品生态,比如小米的米家系列和华为的HiLink。但不同于服务to C端产品,涂鸦服务的更多是传统家电厂商。

截止2020年年底,涂鸦PaaS的部署量已达到了1.17亿,服务包括飞利浦、施耐德等超过5000家客户。

招股书显示,涂鸦智能2019年营收1.8亿美元,同比增长63.6%。但从财报来看,公司还远没有实现盈利,同年的亏损达到6000万美元。

涂鸦智能的创始人都是80后,几位高管都是大学同学。早在2004年, 还没毕业的王学集就和几个同学在杭州租了个每月3000元的房子,开发出一款搭建论坛用的软件: PHPWind,让没有技术背景的站长也能搭建出自己的论坛。

2008年,公司被阿里收购,PHPWind就成了阿里云的第一个业务团队,这也促成了后来阿里云的诞生和商业化。王学集也是阿里云的第一任总经理,把日后的云栖大会也办了起来。

2014年,王学集发现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逐渐成熟,这给更大规模的物联网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于是他和同学再次创业,短短1年内就获得近2000万美元融资。

王学集在一些投资人严重被视为“下一个王兴”,而王兴私下也给了王学集很高的评价。

当时在IOT领域,小米生态链尚未成型,美的、格力、海尔等传统厂商也在摸索期。王学集当时判断出这个领域和云计算结合的机会,于是推出了一款试水产品:用一块可以连接WiFi的储存卡,让相机与手机和云端连接。

当用户在单反相机里拍完照片后,不需要数据线和读卡器,直接就能把照片通过手机分享到社交媒体上。

这个功能如今已经是相机的必备,但在2016年前后,是非常先进的理念,也确定了后来公司为硬件厂商做云平台的战略。

也是从一开始,涂鸦就把目光聚焦在海外市场,当时欧美对于IoT设备的接受度更高,付费能力是中国的5到10倍,涂鸦跟着市场走,从北美把业务扩展到欧洲,澳洲,最后再回到中国。

在IoT火热的那几年,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硬件单品疯狂涌现,但打造一款单品硬件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工厂、供应链等方面配合,还需要进行App、软硬件开发调试、通信协议等复杂的技术融合,开发周期很长,门槛较高。

美的等传统硬件制造纷纷想要转型,大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小公司研发的成本很大,需要面对很多风险,需要组织十几人的团队,投入上百万人民币,花费1到2年的时间完成整个产品开发流程。

看中这样的市场机遇,于是涂鸦开始思考如果帮助他们转型,提供云计算工具、数据分析工具,降低传统厂商的转型门槛,降低小公司的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

涂鸦智能获得B轮融资后,迅速把业务拓展进了智慧家居以外的领域。于是,涂鸦针对OEM厂商、品牌方、零售连锁等多方提供IoT云平台,在有了平台功能的完整度后,涂鸦也顺其自然地获得了飞快的增长速度。

目前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联网汽车、工业物联网等整个的IoT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传统非IoT联网设备,比如电脑、手机。预计在2025年,将有超过300亿的IoT设备连接,平均每人将近4台IoT设备。

从市场来看,IoT正在迎来自己的第二次爆发期。调研机构IDC认为:从2019年到2024年,全球IoT软件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基于平台的定位,涂鸦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和开发者,有完善的合作模式,智能家居之外,在智慧工厂、智慧商业、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领域还存在巨大增量空间。

但同时,在潜在的商机下,华为、阿里、腾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将物联网操作系统纳入到业务当中。

如何在红海中厮杀存活,如何面对未来大厂领导的并购和行业整合,对于涂鸦来说肯定是不小的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