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遊陸行動支付普遍感不便 官方稱將推進解決

中国手机电子支付大行其道,外国游客却因软体绑定等问题而受限,人民币示意图。图/美联社

中国手机电子支付大行其道,外国游客却因软体绑定等问题而受限,官员坦言,入境游客支付难的问题确实存在,将推进优化入境支付环境,让游客除了电子支付,也能透过刷卡或现金消费。

据香港文汇网,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今天在记者会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内基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行动支付业务普及率越来越高,民众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支付都能透过手机解决。

他说,相形之下,有些国家行动支付业务发展还不普及,外国游客在中国使用传统支付方式感到不那么方便,反而与国外形成了一道数位鸿沟,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制,来推进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稍早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多项措施,石泽毅说,总的原则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

他指出,大额刷卡,就是根据外国游客刷卡支付的习惯,在景区、酒店等消费场景布设刷卡机,上海的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的饭店目前都已重新升级改造了刷卡机;多地的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设了外卡刷卡机;北京也在加速进行外卡机的升级改造。

在「小额扫码」方面,这名官员指出,实际上各国都有电子钱包等产品,实现互通在技术上也不难,目前主要问题是外国游客绑定中国行动支付系统的程序较为复杂。

石泽毅说,中国文旅部正与平台方和企业方共同研究,解决技术、程序方面的问题,并且探讨如何减少外国游客绑定中国支付软体时所需登记的资讯,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额扫码的数额。

至于「现金兜底」则是在所有消费场所都要能使用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