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54:喜樂的心哪裡來?

喜乐的心哪里来? 示意图,非新闻当事者。图片来源/ingimage

同事休假到美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因她获得加州大学的医学博士,我想这位同事此趟赴美心情可能比获博士学位的女儿还高兴。作父母的,看到孩子有成就,恐怕是人生最欣慰的事。

快乐的定义自己求

过了几天,同事自美返台,愉悦之情,一眼就能看到。但是他说,女儿是负责医学研究,每天不分白昼黑夜,都待在研究室里做实验,而研究室里大瓶小罐,甚少情趣。于是他劝女儿稍微调整一下方向,不要再专攻医学研究,他说:「医学上不是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吗?」

女儿回答父亲:「医学研究比当医生更能造福人类,我有兴趣也很快乐,请父亲不要担心。」

世界上有什么事是真正快乐的呢?快乐的定义是什么?德雷莎修女 ( Mother Teresa) 一辈子在印度服事穷人中的穷人;她没有世俗的家,没有财产,唯一有的就是二套白布蓝边的衣服及一双鞋子,跟她一起工作的修女们亦都如此。

她们工作的辛苦无人能及, 但是她们却过得很快乐。原因为何?因为修女们认为,她们服务的这些穷人都是耶稣,她们是在服事耶稣,如同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40节:「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理工男变牧师

有个年轻人,约二十年前获得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材料工程博士学位,当时MIT的工程博士,在台湾是十分抢手的,前途无量。但是他放弃了一切,攻读神学院,最后当了牧师。

他说,后悔早年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若是早点读神学院,为主作工该多好。牧师虽然收入不高,工作时间又长,但是他很快乐。很显然的,快乐的标准在他眼里,与我们一般人是大大的不相同。

现已进入民国113年,这让人不能不想到国父革命及黄花岗 72 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我个人对林觉民非常钦佩。林觉民赴义时才25岁,遗有幼子及正怀孕的妻子。他为了国家免于被列强瓜分的命运,毅然视死如归。

况且林觉民参加黄花岗之役,不是不小心遇害,而是早知必死,故留有著名的<与妻诀别书>。我每次读他的<与妻诀别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我才读几句,就会热泪满眶。现今世界,到哪里再去找这样的人呢?

喜乐是基督徒的标记

人生在世,大家都希望过得快乐,但是快乐从哪里来呢?物质生活的丰盛,包括名利、学问、地位、家庭,都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久必成空。人必须了解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只有在高尚的价值观下,才能做出令自己快乐的事,即使在九泉之下亦必含笑。

就一个基督徒来说,喜乐是我们信主所结的果子,也是基督徒的表征。我们在邀请朋友来参加布道会时,常对朋友说•「信耶稣有平安喜乐。」但邀请的人,自己若经常愁容满面,不认识耶稣的人看见会认为「你自己信耶稣并没有平安喜乐,为什么你要用信耶稣有平安喜乐来邀请我呢?」所以一个人是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可由他的生命见证看出来,这是基督徒的表征。

基督徒要怎样才能有平安喜乐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靠主喜乐。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三章1节说:「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丈夫整天精神抖擞,因为他有个爱主又贤慧的妻子;妻子天天笑容满面,因为她有个爱主又爱她的丈大。夫妻在主里牵手走一生,才能喜乐一辈子。

(本文与台湾醒报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