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985大学培养博士,211高校培养硕士,普通本科培养学士

如今,研究生扩招“井喷”,硕士生送外卖,博士生应聘保安时有耳闻,这是一个学历大贬值的年代。

于是,有网友呼吁:要规范研究生招生行为,建议985大学培养博士生,211高校培养硕士生,一般本科高校培养学士生,要有层次感,有条件有资质的大学扩招,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应限制其扩招研究生。

这是为了防止研究生学历“白菜化”。

本来高校本科专科扩招,使得大学生“满街走”,学历贬值,使得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

大学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

到了2003年,毕业人数就达到了187万;

2008年大学毕业生首次超过500万;

2011年超过600万;

2014年超过700万;

2018年超过800万;

2021年超过900万;

2022年超过1000万;

2023年超过1100万;

2024年已经逼近1200万。

所有大学生加起来都快3个亿了。

由于大学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普通教育,文凭贬值了,同时也拉低了大学的声望。

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提法,今后这10年要大力扩大研究生招生。

实际上,最近几年,研究生一直在扩招。

2017年我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全日制69.19万人。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硕士生72.22万人。

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

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

2021年研究生招生117.65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首次突破100万大关,达105.07万人。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79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应届毕业生offer获得率仅为44.4%,较去年明显下降。

研究生持续扩招,获批的学位授权高校越来越多。

2024年10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关于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

该《通知》显示,北方工业大学等3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等5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

以前,只有211以上大学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如今大部分二本院校都拥有硕士授权点,很多高校都有了博士授权点。

这好像是一个时髦,大学要想有点名气,必须先拥有硕士授权,然后拥有博士授权。因为有了博士授权,才会有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这就形成了学位授权单位的“井喷”。

对于这件事,网友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很多人质疑:目前研究生已经泛滥成灾,为什么还要扩大招生?

我觉得不用质疑,这是国家的教育改革方案,研究生扩招,为更多有志于深造的学子提供了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虽然部分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不惜降低门槛,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研究生人才多,就能够有“瓜里挑瓜”的余地,毕竟“有苗不愁长,无苗无处想”。

实事求是地説,大学扩招对中国科技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大学扩招,就不会有今天科技井喷现象。

第二,研究生扩招,势必会使学历进一步贬值,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曾经被视为高学历“金饭碗”的研究生学位,如今却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如今招聘单位却将门槛提升至硕士、博士学历。

这就是网友们担心的主要原因。

第三,我认为网友们的建议,985大学培养博士,211高校培养硕士,一般学院培养学士不无道理。

对于优质高等教育,要鼓励建设更多的“研究型大学”,大力扩招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这个层次感分得很清楚,985大学可以不招硕士研究生,专门招博士研究生。211大学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普通本科院校认认真真培养本科生,可能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会更好,培养的人才会更多。

研究生扩招,千万不要大推大轰,不要一窝蜂都上,过去这方面有过很多的教训,我们赞成研究生扩招,但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监督机制,有能力的大学多扩招,没能力的大学不扩招或少扩招。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