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申请贷款,你总比别人多花钱?
快速导读
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们可以预见到市场充裕的流动性,说白了就是加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来力挺实体经济的资金链不易断裂。但是央行的流动性是如何被释放注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呢?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银行贷款。但想在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能够“全身而退”的客户凤毛麟角,我指的是能够以低息、低成本拿下贷款的人只占少数。这不是客户不够聪明的问题,是“游戏规则”让我们多走了“弯路”。
从一个贷款案例说起
有些做生意的朋友去银行申请经营性贷款,银行发现客户的资质有点瑕疵,就提示他可能比较难批核。然后,或多或少会暗示他去某些中介机构进行当面的咨询,或者再想想别的办法。
到了中介机构之后,经办人员提示客户可以通过缴纳服务费用的形式帮客户解决贷款资金的问题。当然,部分所谓的“包装”操作在行内已属司空见惯,逻辑上只要不影响实质性风险,不伪造资料,不虚假诈骗,很多经办人员和机构都觉得问题不大。而之所以有高额的手续费,是因为需要在这些资料细节上进行“加工”处理,甚至俗话说的“茶水费”。
客户给钱之后,按照常理来分析应该是可以在银行申请到贷款,最后成就“三赢”的局面:客户有贷款,银行有业绩,中介有钱赚。这件事本来就完了,各方也深谙其道,明白作为服务中介提供咨询服务继而收取费用是合情合理,甚至是合规合法。但没想到的是,过程原来还隐含了着很多“暗涌”和伏笔,作为客户中套了还不一定知道。
真相:中介并不会为客户选择最优的贷款产品。
“如果都选择最优产品,
以后我还怎么赚钱?”
这是我听过感到最错愕的答案。举例,当下不少银行为了加大对客户的吸引力,很多的贷款期限都可以申请长达3年、5年,甚至10年,夸张一点的银行还提供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具体是否准确,具体情况个案分析)。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以“一劳永逸”,一笔贷款用很长的时间,专心做好经营。所谓“先息后本”,就是每个月只需要归还利息,本金在期末在一次性归还,还款压力骤减。
但遇到这么好的市场产品,客户10年都不需要“折腾”一下,那中介行业岂不是要等下一个十年才有机会赚钱?试问谁耗得起这个时间?所以行业惯用的做法是不想客户推荐优秀的产品,相反把1年期的贷款产品推荐给客户,还信誓旦旦承诺到期后会帮客户做延期处理。
是不是真的?当然是千真万确。每当贷款到期之后即便客户不主动提出,中介机构都会找上门,因为他们记得客户该到期续贷了,又变成一次赚钱的好机会。当然,作为客户是不知情的,是无感的,大部分人只知道银行通知他们需要归还本金了,而中介又主动帮客户搭好新的路子,那就顺理成章办吧!市场上一直所说的“融资难”“融资贵”,根源就在这里。
以上玩法还只是1.0版本,为了能够把客户的最大价值完全榨取,中介端还会“腾挪”客户,在不同银行间进行切换,银行为了留住贷款客户,保住增长规模,花点钱是最基本的操作。反过来主动向中介机构“投喂”客户更是家常便饭。没办法,信贷市场从来都是买方市场,客户和银行都是弱者。
我们希望每一次的服务都是真诚的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我们非常认同任何人只要提供咨询服务收费都是合情合理的,提供劳动报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明知道有更好的方案能够为客户量身订造,为了能够多赚几次钱而牺牲客户的最优选择权,我认为这样不太厚道。作为客户如果知道也肯定感到被糊弄了一把。至于违规“包装”等的问题绝对是不可取,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
作为客户如何避免这种“杀熟”的行为,首先必须秉承合规借贷,适度借贷和专款专用。在不违规用信的基础上,多了解行业产品,俗话说“货比三家”。为什么说必须要合规用信呢?因为所有可能被“收钱”的环节大概率都是基于曾经的“灰色操作”,关键是这样的操作有了第一次,就不会是最后一次。希望各位借贷的客户都刷亮眼睛,小心用信,并且谨慎选择你的咨询服务机构,否则融资成本永远不可能走低。
“花大钱,办小事”。
胜手金句
一分钱,应该给足一分货。
更多理财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