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躲在雷达盲区下的美航母,获得800万奖金

引言

现代战争中雷达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有着“千里眼”之称的雷达系统,毫不夸张地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在新体制雷达成功研制前,我国雷达只能实现直线探测无法识别曲率之外的不明物体,也就是说所谓的雷达预警,存在视野“盲区”,以此会形成敌人在暗,我在明的被动局势。

如今美国现役的F22隐形战机,机身搭载雷达反射面仅有0.01平方米,一旦投入战斗,可轻松突破各国雷达预警防线,做到来去无踪,传统直线式探测雷达瞬间成摆设。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首席专家”,他主动请缨研发新体制雷达,只为解除国家被胁迫的危险,让躲在盲区内的美国战机无处可逃。

这位首席专家是谁?他又是怎么样成功研制新体制雷达的?

立志报国 苦追领域前沿

这位主动请缨出战迎敌,攻克雷达盲区的首席专家就是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的院士刘永坦老先生。

1936年12月刘永坦出生在江苏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彼时正值日军侵华,为躲避日寇杀害,刘永坦的童年只剩下逃难与颠沛流离。

他曾亲眼目睹日军战斗机盘旋空中,无情扫射,我国同胞纷纷倒地,深深领悟到弱国无外交的滋味。

跟随家人颠沛流离的逃亡经历,深深影响了刘永坦,在他心中埋下报效国家,建设强国的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定,刘永坦凭借优异成绩,于1953年,成功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无线电专业就读,自此,他与国防科技事业结缘。

在校期间,他参与多个国家科研课题,对无线电技术进行探索,随着研究逐渐深化,刘永坦意识到我国无线电存在诸多技术短板及盲区,若想突破技术关卡,必须要实现自主创新,搭建属于本国的无线电技术。

刘永坦先在清华大学进修,后公费留学英国伯明翰及埃塞克斯大学,师从知名雷达技术专家谢尔曼。

刘永坦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深知祖国与学校对他的期盼,等待他学有所成回报祖国,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验技术获得谢尔曼赏识,被其破格邀请参与“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项目研发。

该项目可是当时雷达领域的顶尖研究项目,从未有中国人进入接触到该项目,刘永坦深知此项目的重要性,能参与其中学习相关内容,对于将来建设我国雷达事业,一定是如虎添翼。

1981年,刘永坦顺利完成学业,他拒绝伯明翰大学开出的高额薪资,毅然决然踏上归国的航班。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他只心心念念,想将所学知识,回国一吐为快,尽快搭建我国自主雷达系统。

旧体制雷达是微波雷达,以直线传播的形式,勘测目标,再向中心反馈信息。此雷达应用过程十分受外界环境限制,针对我国疆域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的特征,这种雷达存在极大的“视野盲区”,在类似美国F22隐形战机前,就是如同摆设。

刘永坦透过机窗,望向祖国辽阔的海面疆域,心中萌发一个宏伟的愿望:他想让祖国的雷达技术追击世界前沿,不再受制于人,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新体制雷达,绝不让国家因武器落后而被列国欺辱。

这样的研究任务对于彼时的中国,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那时候我国没有任何实质性成果,且国外对此项技术都未突破。

刘永坦相当于接下一个开天辟地换新颜的任务,一旦研制失败,那就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刘永坦没有在意这些疑虑,归国后他迅速整理出新体制雷达研制的总体方案和可行报告,向原航天工业部预研部门递交申请,经相关领域专家商讨,最终同意此方案。

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个东西很渺茫,我也不确定它会有结果,如果你们有人不愿意参与项目,可以现在退出。”在获得项目审批后,刘永坦从哈工大内部招收了一批科研人员,组成研究课题组。

最终仍有多名科研人员选择追随刘永坦研制新体制雷达,他们势必要将此事干出成绩,打破我国雷达技术受限的局面。

归国后的刘永坦被聘任为哈工大电机系教授,除上课外,他便一头钻进雷达研究实验中,因此项研究所受干扰繁多,他们需要构建全新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从上百万的噪音中提取需要的信号,所以挑战难度极高,不少科学界同行都为他们团队捏了把汗。

“纸上谈兵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刘永坦带领团队主持的刘永“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项目获得成功,即将进入搭建雷达试验站阶段,此时国家拨款的资金已所剩无几,刘永坦心知国家处于艰难时期,他不愿再向国家开口要钱。

于是他和团队中成员,连跑数地,最终选择在一个临海的废弃养老院搭建试验场地。

年近半百的刘永坦奔走前线,他冒着风雨搭建天线,烈日暴晒下搬运设备,从未喊过一声苦或一声累。

因为资金拮据,使用的设备都是落后许久的,发射机、接收机等等模拟与操作设备常会出现短路现场,为防止测验突然中断,造成损耗,刘永坦一坐便是一天一夜,盯着发射器转动,生怕漏掉一点数据。

加上生活极为不便,研究团队只能住在简易搭建的帐篷内数月,靠着方便食品充饥,因地处偏僻,与家长更是数月都未有联系,但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1990年试验成功,新体制雷达成功研制,打破雷达“盲区”,即使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也丝毫不会影响对船舰与战机等目标的检测。研究团队人员纷纷激动落泪,他们等这一天太久了!

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体力与脑力工作,刘永坦的身体出现状况,为不耽误研究进展,他一直咬牙坚持,即使无法下床走路,仍会在床上选择办公,直到实验完成,刘永坦才放心的选择入院治疗。

医院内他接受国家颁布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被授予国内为数不多的“双院士”称号。

精益求精 永无止境

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后,刘永坦又关注到新的问题,他想将单个试验站推向工程化实用化,辐射整个中国海域的程度,使新体制雷达达到更高层次的覆盖面。

刘永坦提出的工程化实用化新体制雷达,得到团队内成员的响应,向国家再次提交项目申请后,刘永坦的科研团队与海军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新体制雷达型号项目正式被批准立项。

海域雷达防御体系对于哈工大这个航天科研出身的老牌名校,让校领导们内心有些忐忑,虽说刘永坦已在新体制雷达研制上取得重大进展,但现在又重开一个课题,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对于整个团队来说。

在海滨废弃养老院搭建成功的新体制雷达试验站,还只算个展示品,要将他批量化生产用于实际海军舰队上,并且海军方面还与刘永坦商量,希望能够打破常规研制过程,直接将研制样本成功应用,减少部队试错成本。

刘永坦却毫不在意研究任务的艰难,他和团队的人员说道“研究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我们因此害怕就放弃,那就不是搞科研,搞科研本来就要不断攻克难点与关卡!”

整套系统包括信号处理部分与显示控制软件,这两部的详细设备都由科研单位,按照刘永坦团队提供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生产,最终送往试验基地,由刘永坦团队完成整套系统的组装及场内外调试,保证一旦投入使用,可直接省去测试过程。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上级要求半年内完成所有调试工作,团队人员于是就住进实验室,仅在一个月内成功完成场内调试。

整个调试过程中,最易产生突发情况的便是外场调试,外场情况复杂,比如雷达天线的安装,山体地势的影响,以及气候环境的干扰,都会影响数据及性能的分析,加之新体制雷达作为各国机密技术,即使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也不会轻易分享各种情况数据。

如何应对实际环境的突发性,是刘永坦团队面临的重要难题,由于缺少指导经验,团队成员只能靠自己试验摸索,即使风吹雨打,也依旧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只为记录下最真实的数据。

皇天不负有心人,刘永坦带领团队成员,仅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便完成新体制雷达对外场调试的所有工作,并将数据整理在册,五个月后,升级版的新体制雷达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海军海防工程上,他们创造了科研历史上的神话,将原本长达一年的调试工作,整整缩短为五个月。

在结束与海军签订的新体制雷达任务后,刘永坦带领团队仍奔走在雷达领域,不断创新,他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填补我国雷达技术的空白,实现曾经深埋心底的愿望,保卫着国家安全。

为表彰刘永坦对祖国国防做出的杰出贡献,相关部门向刘永坦颁发8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而刘永坦却在奖励团队成员后,将其余款项,尽数捐赠给母校哈工大的科研项目。

他说:“国家的钱应该用在国家的身上,我只是尽了一个中国人该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