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需要一部大馬史?《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
说到马来西亚,你会想到什么?锡,或者橡胶?图为马来西亚沙巴的橡胶树林园区。 图/新华社
在我踏上马来西亚土地前,对这个国家的认识相当贫乏——不是锡,就是橡胶——这当然是中学教育所致,除了考试该填入的答案,像我这样的台湾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难以产生记忆。但或许,我的认识没有我想像中少,例如我知道半岛旁是马六甲海峡,还有个城市马六甲,不消说,这是「郑和下西洋」这一课的重点,但除了明朝的海洋出使威望与商业交流外,似乎就没有更多可以说的了。
因此,当我进大学第一天,赫然发现我有两个马来西亚室友(同学)时,便很心虚且慌乱,再努力扒光脑袋,都找不到「锡矿橡胶马六甲」之外的招呼语来装熟,反倒弄巧成拙地彰显了自己的无知:「为什么你们会说中文?为什么你们会讲广东话?」
同学只是浅浅笑一笑,以不甚流利的普通话解释:「因为我们是华人。」
「为什么你们会说中文?为什么你们会讲广东话?」同学只是浅浅笑一笑,以不甚流利的普通话解释:「因为我们是华人。」图为马来西亚华人过新年。 图/美联社
「喔。」我脑袋里装了大概八百五十个问题,很想发问,例如:马来西亚是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来台湾上学?「你们住在丛林里吗?」(必须要解释,我从中学就看张贵兴小说,对马来西亚的想像不免跟着「扭曲」)但四年过去,没有一个问题得到答案,因为我没有真正发问,我的同学也是自自然然地接受这些外地来的学生,没有太多好奇。
然而,很多年后,一个马华学妹抱怨台湾人对他们的认识,建立在某些荒谬的想像上:「是不是住在树上?」「会不会骑大象上学?」「你们有冰箱吗?」这时我已经去过数次马来西亚,于是跟着义愤填膺:「台湾人真的对东南亚太无知太歧视了。」骂完后旋即想起过去困于教科书建构的世界里的自己,不也如此?
「是不是住在树上?」「会不会骑大象上学?」这时我已经去过数次马来西亚,于是跟着义愤填膺:「台湾人真的对东南亚太无知太歧视了。」骂完后旋即想起过去困于教科书建构的世界里的自己,不也如此?图为马来西亚彭亨(Pahang)丛林内的原住民。 图/法新社
我对马来西亚的认识,是透过踏上那片土地,一点一点建构出来的。那时,除了马华作家的小说,没有什么中文出版可以帮助我认识异地,我只能靠自己的舌头、双脚来画出轮廓,尔后我才知道,在这里能随意地尝到类似家乡的滋味,可以轻易听到普通话、粤语,甚至闽南语。也在一次又一次前往之后,发现各个城镇大异其趣,展现不同文化风情,在吉隆坡看到高楼但在马六甲进出的彷若粉色的「鹿港」(我个人的感觉),搭着火车穿过柔佛海峡到了新加坡,飞到婆罗洲沿着拉让江与伊班共舞…马来西亚种族多元文化不同语言缤纷,怎么想都不是一个样子可以框定的,更别说东马根本不认同西马主张的「独立纪念日」,甚至他们主张自己应该要独立。
应该怎么定义马来西亚?这是我「认识」这个国家之后,继生的问题。但我想,马来西亚朋友或许也不太清楚答案。
马来西亚种族多元文化不同语言缤纷,怎么想都不是一个样子可以框定的。图为原住民的伊班族正在带领跳舞。 图/联合报系资料图库
说到底,在这个族群隔阂且有着历史伤痕的土地成长,在不同教育系统、又受主流族群扭曲的历史观下学习,我猜测他们恐怕比台湾人还不了解自己,或者说,没能有一个可以理解自身历史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历史学者廖文辉的作品《马来西亚》一出版,即大受欢迎——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教学所需,自然成书,正因如此,这本书的结构仍不脱历史教科书样貌,时序从远而近,以通史形式叙明,字句严谨,不如西方学者、记者书写东南亚时的古今穿梭、鲜活的对话场景。乍看没什么可读性,但如果放在长期被马来、伊斯兰主义保持的历史轴线上来看,这本华人执笔的历史书较为开放且多元,没有难以避免的华人中心——唯独对于日本侵略、西方殖民还是带着负面叙述。
因为,廖文辉老师在全书一开始即站稳立场:「如果要总结这几千年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的发展特征,一言以蔽之为异文化异民族的应对与融合。从地质、气候、国民到各种族与文化,无不受外来影响。」他采用学者许云樵的观点,认为马来亚有来自「外来」的传统,就算马来亚或马来这个名称,也是外来的——这倒是真的,「马来亚」其实是苏门答腊巨港(巴领旁)的圣山附近的河流名,而将这当标志的马六甲王朝诸王认同祖先的家园让它成为合法的根源,即使苏门答腊现在属于印尼。
「如果要总结这几千年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的发展特征,一言以蔽之为异文化异民族的应对与融合。从地质、气候、国民到各种族与文化,无不受外来影响。」图为二战期间,日军进攻吉隆坡。 图/维基共享
即使我们清楚马来文与印尼文相似性高,但看了这本书如何拆解马来文的语词出处——梵文、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即可看出马来文化,其实是在中印两个文明体与东南亚各种势力消长间,借着商业贸易往来所揉捏而成。这应该是自然成形混合体,指向现在马来西亚的色彩风貌。
读这本《马来西亚》跟读其他东南亚史一样,开始会在诸国诸邦的兴起与衰败之间迷路,最后到了殖民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独立之后,才进入我们现在认知的主权国家。也就是我们带着「国别史」的鞋子来寻一只适合的脚,其实应该是反过来思考:我们现在阅读的「马来西亚」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具体轮廓与形状的国家,应该是由这个国家为开始,引领我们去认识过去历史的浩瀚、相互影响与往来的文化族群,在偌大的尺度中定位自己。反着看这本《马来西亚》,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马来西亚像是周遭文化大河的汇流处。那为何马来西亚朋友却不知自己拥有什么呢?
如果开放地阅读历史,或许,当我们对这国家产生问题时,就不会得到狭隘的答案。即使是「是否生活在丛林里」这样的问题。
我们现在阅读的「马来西亚」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具体轮廓与形状的国家,应该是由这个国家为开始,引领我们去认识过去历史的浩瀚、相互影响与往来的文化族群,在偌大的尺度中定位自己。 图/美联社
▌本文为《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联经出版,2019)推荐序原标〈我们都需要一本马来西亚史〉
《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
作者:廖文辉
出版社:联经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8
内容简介:由廖文辉编着的《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以地理为点,时间为线,延展出涵盖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面,记录马来半岛自史前时代至近代,文化及种族发展的深长历史。各章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其实彼此牵连、内外镶嵌。马来民族、华族、印度族群、原住民族,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化及外来西方殖民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大马历史;而隐藏在多元民族背后的,却是暗暗涌动的民族冲突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