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劳模 | 马麟:奉献之路无终点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曾经因为贫困,她被迫辍学,留下一生的遗憾。成年后,她将一本本崭新的书籍免费送给困难学子,鼓励他们逐梦前行。即便因投资失败欠债百万,她也从未停止扶难济困,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为乡亲父老送去关爱和温暖。
她是学生喜欢的“马阿姨”,是老人心心念念的“小马”,是子洲未来商会的“大管家”,是群众熟悉的“口罩姐姐”……她就是榆林市劳动模范、子洲县适情书屋负责人——马麟。
“一定让孩子们买得起书”
马麟经营的适情书屋,位于子洲中学西侧100米,店面不大却读者如织。马麟夫妇二人诚信经营30年,一直坚持让利师生,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他们夫妻俩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每年都会给学校师生赠送书籍,还特别针对高三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辅导材料。”子洲中学高一年级组组长曹喜云说。
马麟和弟媳正在整理捐赠衣物。延丹摄
马麟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读小学二年级时,因为家庭贫困买不起算盘的事情。也是因为贫困,她半工半读勉强上完高中后就开始做生意。她也因此下定决心:“等我有了能力,一定要让其他孩子买得起书、念得起书。”
1996年,马麟赚得“第一桶金”近2000元。但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她当即就把钱捐赠给砖庙镇李家河小学。开办书店后,她又长期坚持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赚的钱她再捐赠给农村学校,为大山里的孩子送去生活物品和书籍。据统计,近10年间她先后向马塔留守儿童学校、子洲三小、子洲二中、子洲中学等学校捐赠图书和现金已超过8万元。
“看着孩子们有书读,很开心。”话语间,马麟笑容灿烂。
“我是家乡的一片绿叶”
马岔镇冯渠村距子洲县城有1个多小时车程,每年马麟都会来很多次,为的就是陪伴村里互助幸福院的20多位老人。
每次去,她会帮老人们理发、洗头并送上衣物,和他们一起谈心、唱歌、扭秧歌。提起马麟,薛应春老人赞不绝口:“她和志愿者经常坐着公交车来看我们,像我们的子女一样亲。”
马麟经常为老人们理发。延丹摄
2017年,子洲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马麟顾不得自己受灾的库房和损毁的车子,筹款购买口罩,并和家人、店员一起向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工作人员发放口罩近12万个。其间,她结识了砖庙镇石家坪村的一名困难老人,当了解到老人的老伴和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只剩下一个患病的儿子,生活陷入困境后,她当即决定资助老人,每年为她送去生活必需品。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罩一度成为紧缺物品。恰逢马麟为开学筹备活动,提前采购了一批口罩,身处西安的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全部免费捐赠。此后她又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物资,累计捐出3.3万个口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口罩姐姐”。
马麟常说,从小到大,有很多人帮助、支持过她,她一直心存感恩,“家乡是根,我就是一片绿叶。”
“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2012年至2017年,因投资失败,马麟一家欠下巨债,丈夫出了车祸,她也被确诊患有乳腺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了节省钱,躺在手术台上的她和医生“讨价还价”——“孩子还要读书,贵的药都不要用了”。
生活以痛吻之,她却报之以歌。在这艰难的6年里,马麟仍然坚持扶危济困,累计捐赠物品和资金价值达30万元。
经过治疗,马麟的身体恢复了健康。此后,她再次开始创业,并凭借诚信、合法经营,最终和丈夫一起还清了所有债务。
2018年,马麟加入子洲县未来商会担任秘书长。处处以身作则,事事扑在前面,会员们看在眼中,记在心上,纷纷把她当作榜样。会员薛薇薇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听闻到马麟的事迹后,她主动申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每次去给老人们理发,薛薇薇都是一口答应,从不顾及自己的生意。
在马麟的带动下,她的很多亲友和邻居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子洲县发生洪灾后,她的弟弟主动把受灾的老人邀请到自家居住,弟媳和姐妹经常买来新衣服捐赠给困难儿童,她的子女也常年在学校、在家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等女儿考上大学,我想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马麟说。
记者 魏丽娟 延丹
编辑 梁亚玲 校对 叶蕊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