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源 京华城容奖比101多 郝龙斌促柯说明

台北地检署侦办北士科及京华城案,将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列为被告。图为民众走过京华广场工地外围。(范扬光摄)

前台北市长柯文哲身陷京华城容积率风暴,前台北市长郝龙斌7日表示,京华城因为经营不善,只盖好18年就自行拆除,并不是危老建筑,也不符合都市更新条例,柯市府提供容积奖励没有法源,只因京华城自创规则,市府就埋单,当时身为主事者的柯文哲,应该清楚说明为何要做这样的决定和裁示。

京华城原址为唐荣铁工厂,威京集团1987年买下土地后,2010年向台北市政府申请都市计划变更案,在捐地70%以后,以392%容奖由工业区变更为商业区,但威京认为容奖不该把捐地算入,应该要有560%,但郝龙斌坚持392%,而在柯市府时期经监察院纠正,又从392%回复至560%。

不过,京华城在柯文哲任内再度陈情,要求依照1991年都市计划书保障权利,允建楼地板面积得不低于12万平方公尺,但该要求遭法院判决驳回。事后在柯市府允许下,京华城分别以4.4亿元购入30%容积奖励,并创设3项奖励项目,使总容积奖励来到史无前例的840%。

郝龙斌昨指出,京华城拿了840%容积奖励还说被霸凌,他觉得很可笑,当初京华城盖好只有18年,因为经营不善拆除,根本就不是都更。他强调,柯市府提供容积奖励没有法源,只因当时京华城自行创设的规则,市府就给了容奖,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都更都这样做,台北市的都更真的不用搞了。」

郝龙斌说,他完全同意柯文哲所说「老公务员绝对知道这件事不能做」,但为何会做出这样结果?谁决定、谁签的、会议纪录在哪?柯文哲都应出面说清楚。

至于京华城用44亿元买回的30%容积奖励,郝龙斌质疑考量京华城量体及对周边区域冲击,30%是可由市府决定「要不要给、给多少」,而不是一次全都给。

郝举例,除了京华城,市府给出最高容积奖励是台北101的752%,当时101是北市标竿建筑且土地是市府的,70年后101要还给市府,但京华城容奖能拿比台北101高,盖完后能不能达到跟101一样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针对北士科案、京华城案,台北市议会设立专案调查小组,并将约询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及前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说明。柯文哲7日受访强调自身态度从头到尾都一样,就是把所有相关公文全部上网公开,包括录音档,然后哪个地方有问题,就标出来,后续再来回答。他无奈表示,动不动把人叫去,只是在作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