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峰友善耕作有成 黑翅鸢驻足
台中市雾峰区农会推动友善耕作,地方农友与生态研究团队引入「栖架」,吸引捕食鼠类的黑翅鸢驻足,成为稻田守护者。(雾峰农会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台中市雾峰区农会自五福社区5甲地起头,推动友善耕作,如今已达百甲良田。地方农友与生态研究团队在田中竖起「栖架」,吸引捕食鼠类的黑翅鸢驻足、定居,不仅成功翻转地方农业模式,更入选为联合国里山倡议组织2023年主题精选案例,成为平原稻米产区结合生态保育的最佳范例之一。
雾峰以友善耕作的香米闻名,推动过程却不容易。雾峰农会理事黄炳南回忆,2014年雾峰香米契作田区达400甲,盼转型突破发展瓶颈,恰好那时台湾面临严重的食安危机,加上频频使用氮肥造成土壤酸化,威胁到未来的耕作,在总干事黄景建支持下,时任第九产销班长的他与时任副班长的胡坤熹,决定推动友善耕种示范区。
推动第一关,就是说服8名农友响应。黄炳南回忆,他一提出不使用化肥、农药来种稻,就遭到前辈们质疑「乱七八糟」、「种稻不下肥和药剂,开玩笑吗?」但他们不灰心,耐心一一沟通,在土地公保佑下终于说动前辈们「试试」,没想到实施第1年就遭遇虫害,损失可说是血本无归,幸有农会支持才得以保本。
经持续推动、尝试,进步到友善农法再进步到有机农法,因为不使用除草剂,又面临「杂草管理」的问题。胡坤熹说,他们用水灌溉抑制杂草生长,但田鼠一来,挖田埂、钻地洞,水就流掉了,影响极大。
2018年在农村水保署与屏科大野保所研究团队协助下,他们在田中竖起「栖架」,吸引捕食鼠类的黑翅鸢驻足,「1天可以吃5、6只老鼠!」协助解决鼠患,久而久之也让黑翅鸢在此筑巢定居、繁衍后代。
如今,雾峰友善耕作地区从起初5甲地变成百甲良田,不仅成功翻转地方农业模式,更入选为联合国里山倡议组织2023年主题精选案例。黄景建说,土地利用与农民、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希望持续将永续农业的意识深耕,进而成为某种信仰,持续推动扩大有机农业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