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承认 官僚问题成为自制北约规格弹药的障碍

在俄乌战争后,乌克兰的武装逐步换成北约系统,自制北约规格弹药就显得相当重要。(图/mil.in.ua)

乌克兰的武器制造商表示,国防部门的官僚主义,严重推迟了乌克兰自行生产北约规格弹药的能力,工厂的扩建需要公部门的资金,但是申请手续过于冗长。

防卫部落格(Defesne Blog)报导,乌克兰装甲公司(Ukrainian Armor LLC)的执行长贝尔巴斯(Vladyslav Belbas)表示,目前火砲弹药生产的承包流程相当缓慢,原因是国防部内部的官僚效率低下。

他说:「不幸的是,那里的官僚体系,不允许民间厂商持续发展。」

他强调长期合约、充足融资的必要性,这样才能促进民营厂商独立扩大业务。

贝尔巴斯说:「扩大生产、签订长期合约,对我们这很重要,因为我们前线缺少弹药。这方面我们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率的帮助,但是往往在公文旅行中浪费时间。」

贝尔巴斯进一步指出,长期的财务合约,才能使乌克兰装甲公司等私人公司开设新的生产线工厂,以提高产量并,并有余力开发先进武器系统,无需依赖国家的直接投资。

这个问题与德国莱茵金属军备公司(Rheinmetall)执行长,帕柏格 (Armin Papperger) 最近提出的担忧是相当类似的。帕柏格受访时指出,德国已经简化了行政流程,可以更快地批准新的国防制造设施。

「我们在德国建厂的速度比在乌克兰快。德国的官僚障碍几乎已经完全消除。」他指出,德国一些关键专案,可以在几星期内获得迅速批准,其中包括下萨克森州的欧洲最大弹药厂,以及和生产 F-35 战斗机零件的工厂。相较之下,乌克兰的工厂进度就明显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