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憲「這句話」提醒賀瓏夜夜秀 民團:好笑也需底線

「贺珑夜夜秀」在风波后迎来的首位来宾正是吴宗宪。图/摘自YT

「贺珑夜夜秀」日前嘲讽残疾人士引发争议,综艺天王吴宗宪近日透露去录「贺珑夜夜秀」时,有跟他们说这样不太好,并表示「讪笑身障人士是不可以的,不对的,你可以找正常人来演神经病OK,但是你不可以叫神经病去演神经病」。台湾社会心理复健协会表示,这段看似为身障者的呼吁,但也是再次把精神疾病(神经病)贴了标签。

台湾社会心理复健协会表示,请别再用「精神障碍、精神疾病」来形容、譬喻各种不当行为、危险和暴力,来加深社会对「精神障碍、精神疾病」负面印象,如前一阵子引发热议的「本车驾驶/骑士患有精神疾病」的汽、机车贴,把精神疾病做成KUSO车贴在市面上贩卖,在路上趴趴GO,也无「法」可挡。

协会指出,这些标签让「精神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在生活上受到各种歧视与社会排除,让有心理健康需求的人不敢光明正大求助资源,「精神障碍、精神疾病」不缺被贴标签,缺的是不要再复制标签,以及愿意一起撕下标签的人。

国内虽有「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第74条、「精神卫生法」第38条强调「不得使用歧视性之称呼或描述,或误导阅听人对身心障碍者产生歧视或偏见之报导」规定,并要求撤下相关报导、出版品,以防止扩大误导阅听者对精神障碍者产生偏见与歧视,造成人权损害或剥夺平等权。卫福部心健司于2014年也公布「媒体报导精神疾病『六要』与『四不要』原则之说帖」,但这些法律大多在督促与约束传播媒体。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好笑也需要底线,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需要重视「标签、偏见与歧视」等言论对他人产生的效应,或许只是一个好笑而已,为何那么高标准的被看待,是因为那会带来几千、几万的流量,24小时影片随时点开就播放,将大家多年致力于去污名、改变刻板印象的一切努力化为零,道德标准高是因为如此,没有别的。

协会指出,理解「强调人权与尊严」,是为了避免歧视所带来的生活负面影响,尽管「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施行法」在国内施行9年多,但身心障碍者受到歧视和不平等. 对待的情形仍是处处可见。

如果社会仍不时将障碍特质的名词,使用在对他人讪笑、怒骂、贬抑等,很显然政府需要做更多社会教育、意识提升,并呼吁公众人物、自媒体经营者,应学习、做功课在如何避免造成歧视、贴标签、污名化的言论,也呼吁消费者避免购买造成歧视、贴标签、污名化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