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权当道 中国援非不设政治前提
2030年,世界经济中心在非洲(高宝书版)
中国和非洲的合作关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年累月建立出来的。中国从1950年代开始就对非洲提供了援助,并利用新成立的非洲国家扩大了其在联合国的影响力。此外,中国还在1970年代挤掉台湾、取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资格时,得到了非洲国家的帮助。
中国支持非洲独立,进一步加强了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自1963年时任总理周恩来首次访问非洲以来,中国领导层访问非洲的次数高达100多次。
中国每年都会举办中非合作论坛(FOCAC)。非洲会像是整个被搬到中国一样,大部分的非洲国家元首都会访问中国。中国对此做出回应,成立了「非洲发展基金」(CAD Fund),并在2015年第6届论坛上承诺将投资600亿美元的资金。
中国并不是只有透过高层访问对非洲示好。2000年代起中国开始释放经济潜力,大幅增加了对非洲的投资。中国以对抗欧美等西方列强的反帝同盟之名,从物质上、精神上支援了非洲殖民地独立,不遗余力地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凝聚力和支援。
中国也正在毫不犹豫地提供各种贷款。2006年至2017年,中国提供给非洲的贷款达1,430亿美元,占非洲总债务的20%。中国可以说正在把最多的精力花在今后充满机会、年轻、具有吸引力的未来市场「非洲」上。中国不仅投资额高,投资领域也相当广泛。光是2016年一年,中国就投资了交通领域200亿美元、能源领域120亿美元。目前正持续在房地产、基础设施、矿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投资。
中国在援助或投资非洲时并不会斤斤计较。西方的已开发国家的国际援助较为复杂,且重视本国舆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决定援助或展开经济合作时,会去考虑目标国家的政治和人权情况,而且非常不愿意看到其提供的援助最终助长非洲国家的独裁政权。西方国家不仅会考虑到经济因素,还会考虑到各种政治因素。因此,西方国家不仅会考量经济因素,还会采用更严格的标准。
西方国家目前仍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援助非洲,而中国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经济层面援助非洲。中国并不介意非洲国家的政治局势。中国秉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因此并不会去考虑非洲国家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国在每年于中国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五不原则」中就有「不干涉非洲内政」、「不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这两项原则。这与过去曾殖民统治非洲的西方国家截然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非洲国家的政府会欢迎中国提供援助。
中国的对非投资不只规模大,执行方式也与其他国家不同。大部分的国家会把重点放在预算支援上。但除了预算支援之外,中国会将国内低廉的劳动成本作为武器,直接投入本国的工程师和劳动力,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果。由于直接投入了人力,事业进展较快。
这给大多数非洲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非洲国家来说,中国就像久旱甘霖,正在满足非洲政府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中国的资金目前主要投资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政府正在为非洲建设基础设施,以此获取资源开发权。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正在透过「一揽子交易」,每年向非洲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超过50亿美元,以获取石油、天然气、矿产开采权。这是因为中国正在推进旨在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带一路计划。整项事业背后都有中国国营企业在支撑。
但由于中国过度进行投资、派遣人力,在非洲引发了不少冲突。也有越来越多案例显示,中国企业对非洲劳工差别待遇,或强迫非洲劳工在恶劣的环境工作。有人谴责中国的这种行为就像过去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进军非洲时的行径。总之,在欧美国家退出非洲或犹豫不绝时,非洲成了中国的天下。
我们有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角度看待非洲与中国的互动的倾向,认为两者的互动具有威胁性,对其持负面态度。不过,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中国进军非洲并扩大对非洲的支援并不具强制性,中国与非洲互动时是从「相互支援」这个经济层面出发的,且其正在向非洲提出有利的条件。因此,在看待非洲和中国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客观,而不是从西方国家的观点出发。(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