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沙国 年内签自贸协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曼举行会谈。图/新华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展开一连5日的中东三国(沙乌地阿拉伯、埃及、伊朗)出访行程,19日与沙国国王萨曼会谈,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同意重启中国─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目标今年底完成。

此外,中国商务部昨天宣布,与埃及贸工部联合举办「中国─埃及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中埃双方企业签署12项贸易协定,金额高达6,040万美元,签约企业涉及橄榄油、医疗器材、金属制品、化工材料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此次出访时值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断交,且美国与欧盟日前宣布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外界多将习近平本次出访焦点摆在调解沙国、伊朗纷争,以及在中东地区的能源、经贸战略布局。

英国时报及德国之声引述相关学者分析,多数认为中方此次重点不在于积极树立中国于中东的外交主导角色,而是与三方、特别是与沙国伊朗双边建立紧密的经贸关系,做好「外交平衡木」,两方都不得罪。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沙两国已达成广泛共识,包括将中沙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双方签署14份双边合作文件,包括开展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涵盖能源、通讯、环境、航天及科技领域合作文件。

同时,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也表示,中国与海合会已于近日恢复自贸协定谈判,预定2月中下旬举行新一轮谈判,目标今年底达阵。海合会国家由沙乌地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卡达、阿曼王国、科威特、巴林等6国组成,为中国的石油重要供应国,亦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

另一方面,中东国家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路径上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伊朗为中国积极拉拢的对象。自201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伊朗的最大原油买家,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对中国的最大原油进口国、沙乌地阿拉伯形成过度依赖。

其次,当前伊朗因贸易制裁解除,各方均想抢进卡位,金融时报引述相关分析称,「中国不希望错过打造友好关系、为伊朗经济涌现的新投资机遇做好铺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