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守住不出现疫情 规模性反弹底线

习近平5日强调「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被部分外媒解读当前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措施可能调整放松。图为吉林省吉林市的市民接受核酸检测。(中新社)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5日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在疫情防控方面强调「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部分外媒解读,中国当前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措施似有可能调整放松。但3日全国政协及4日全国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上,两名发言人被问及中国实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时,均大力肯定此做法符合中国国情。对于此前有专家提出「2021年冬天是最后一个与新冠伴随的寒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认为,此定论为时尚早。

人大政协均支持动态清零

据《人民日报》报导,习近平5日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的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有外媒指出,从习的措词来看,大陆当前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措施似乎出现松动迹象。事实上,3日的全国政协记者会和4日的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分别有美国彭博社、日本经济新闻提问「动态清零」影响中外交流、对全球供应链早成负面效应。但政协发言人郭卫民强调,疫情防控成果证明,中国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人大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大陆专家吁全国14+7隔离

不过,欧州国家如丹麦、瑞典等近期已放宽甚至解除出入境防疫限制。中国何时开放国门?《人民日报》报导,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应优化隔离时间,全国统一执行「14+7」政策,不能层层加码。

大陆的入境集中隔离,不同省分有不同作法。张伯礼表示,大量人员需要隔离对社会的正常运作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大部分在14天内,若增加隔离时间,成本效益比并不高。

由于Omicron变异毒株的传播力增强,但致病力减弱,国际上有公卫专家乐观认为,「2021年冬天是最后一个与新冠伴随的寒冬」。但大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仍持谨慎观点,指出真实数据并无显示Omicron减弱到比流感还低,「我觉得病毒本身它在适应人类,它也在变化。我个人认为,现在还没有到预测它今年冬天以后,这个病毒到人类社会可以接受的这一步了」。

大陆国家卫健委6日通报,5日新增确诊病例329例。其中本土病例175例,山东88例最多,均在青岛市,吉林25例居次,广东20例排第三,河北14例排第四。其余省市都是个位数,包括:内蒙古9例、广西5例、江苏4例、云南4例、浙江2例、陕西2例、山西1例、河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