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中国执行副总裁朱骁洵:数字化转型要“小步快走”|数字化转型访谈

“残酷的现实是,只有不到10%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真正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企业管理运营价值的提升。”近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朱骁洵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尽管工业界都在热议并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但企业如果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得最大化收益,需在前期开展更好的规划。

朱骁洵认为,在数字化光环的背后,企业要理性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存在很多困难。因为产业互联网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工业数字化转型也是复杂的。他建议,企业在启动数字化转型时,除了前期要做好分析梳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小步快走”,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因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时能帮助企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南方日报:去年中国发布的“十四五”规划6次从不同方面提及数字化,引发各界热议。在工业界,以广东佛山为例,当地政府今年开年即提出将投入100亿帮助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质上在工业制造领域,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一直在持续,西门子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你们是如何看待中国各地这两年来对于数字化转型表现出的高度重视,这种迫切性从何来?

朱骁洵: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归根结底是由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决定的。受到科技水平进步、消费者需求变化、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向好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纷纷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需要更高的生产效率、更灵活的生产方式,更低的成本、更短的产品上市时间,更多样的商业模式、更科学的决策和更智能的洞察。这些需求都殊途同归地指向数字化转型。

2020年,清华经管学院与西门子联合开展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降低业务成本”是数字化带来的最显著的前三大业务收益。这些也正是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原因。

南方日报:你们观察到当前中国企业家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如何,特别是去年疫情之后,是否有发生变化?

朱骁洵:2019年,西门子和《哈佛商业评论》共同展开了一项全球调查,工业、商业、医疗和公共部门的741名高管中几乎有四分之三 (74%) 的人表示,在未来两年内,物联网将成为其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CEO认为数字化将颠覆自己所在的行业。还有70%的CEO认为,他们的公司正在积极尝试推动数字化,超过50%的企业CEO认为他们业务已经包含数字化的元素,几乎所有的CEO都相信数字化能够提高利润率。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基本上和全球趋势是同步的。

去年我们观察到,的确有部分企业在疫情后推迟了数字化转型的投入,生存是第一要务,但总的来说疫情推动了企业的观念向数字化加速,前来咨询的企业变多了。而选择继续投入的企业,在投入方式上会有变化,此前可能是一个大项目,现在变为“小步快走”的方式,一个个小项目开始做。对数字化转型来说,小步快走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在一个良好架构的指引下,通过快速迭代的流程来推进,可能是很多企业在疫后做数字化比较好的方式。

然而,整体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理想。在数字化光环的背后,残酷的现实是只有不到10%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真正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企业管理运营价值的提升。数字化转型存在很多困难,比如企业缺少整体业务战略的引领、企业内各主要价值链条在数字化进程中的各自为阵、数字化对企业管理运营表现的影响难以量化等。

西门子中国执行副总裁朱骁洵。企业供图

南方日报:谈到数字化的效益问题,以世界500强企业美的为例,近期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极大,看不到效益他也很焦虑。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对数字化改造的高投资、长周期的特点望而生畏,你们是如何看待企业对于数字化改造的效益焦虑?

朱骁洵:希望能够从数字化投入中看到收益是企业的正常期待,只要找到正确的转型路径,循序渐进地投入,企业无需过于焦虑。

产业互联网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工业数字化转型也是复杂的、高度定制化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种软硬件投入,以及与人有关的因素和流程。不仅各个产业具有差异,而且每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量身定制的转型方案。

南方日报:具体应该是怎样的“量身定做”?

朱骁洵:启动数字化转型前,企业首先需要明晰发展方向和业务目标,系统性地制定KPI,使数字化转型有的放矢。从2016年起,西门子对九牧的研发、生产、管理和运营等环节进行了深入考察,对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弱点和整个IT系统架构进行了评估。基于九牧的实际情况,西门子为其六家工厂制定了智能制造转型的整体规划,帮助九牧部署面向未来的定制化物联网解决方案。

除了前期战略和运营咨询对企业现状及发展的分析梳理外,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同样需要“小步快走”,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字化转型。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时可以帮助企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疫情期间,西门子艾闻达帮助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建立了关键工序的设备联网、生产计划的数字化管理以及产品质量数据的实时收集和追踪,来补足数字化薄弱环节,并基于此构建了知识中台,打通“数据孤岛”。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设备使用率和利润。这些投入在疫情大考下也初见成效——工厂复工10天内产能恢复到100%,复工后产品试验一次性通过率仍保持100%的高水平。

南方日报:“小步快跑”是把控数字化转型的一个节奏,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很多企业在开展数字化改造时,都会遭遇“OT”与“IT”无法融合的问题,懂算法的不懂工艺,懂工艺的不懂算法,西门子是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问题?

朱骁洵: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IT又懂OT的最佳合作伙伴,否则只会制造更多的“数据孤岛”。西门子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IT与OT的融合,将数字化落地的科技公司。

近年,西门子不断加大在软件领域的投入,如今已经是欧洲第二大软件供应商,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台、知识图谱、边缘计算等领域拥有创新技术和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能够打通产品和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IT)及其数据分析能力与运营技术(OT)的融合,使生产层与管理层产生联动,通过打造数据的持续循环来实现持续优化。在工业物联网当中,受益于工业流程的模块化和灵活性,可以始终实现所有生命周期参数的最佳适配,其中也包括工厂建筑以及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的工作流程。

南方日报:在佛山,这几年很多企业也在开展数字化转型,你们通过和佛山企业的合作,发现了佛山制造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哪些挑战?

朱骁洵:佛山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聚集了机械装备、家电家具、陶瓷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最迫切也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然而能否转型成功,我们认为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企业一把手有明确的愿景和目标,以及清晰的实施路线图和方法,分步骤分阶段实现。

以兴发铝业为例,其最大的痛点在于大量的成品、在制品库存和厂内运输,另外需要质量管控和制造工艺的标准化。所以我们分两期帮助兴发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通过梳理现状,规划其数字化转型蓝图、优化其战略和运营的流程,并且设计数字化技术流程以及数字化工厂的布局。第二阶段,为后面的实施细化布局,过程中我们发现提高自动化水平将提升其产能,进而引入仿真和3D设计实现客户投资回报的可视化。

南方日报:从西门子服务过的企业来看,数字化改造做的好企业,你们认为具有怎样的特点?

朱骁洵:首先,这些企业都能明确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转型目标,在转型之前能够制定清晰的路线图。

其次,企业管理者具备卓越的领导力。未来,每一家企业都将成为数字化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卓越的领导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是转型成功的前提。

第三,企业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这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在管理层面,理顺业务流程,理清战略目标,建立能最大发挥数字化优势的企业文化。在价值链层面,着眼于产品、生产和客户,通过产品生命周期、资产运营和业务履约三条价值链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技术层面,通过构建数据中台和知识中台打通数据孤岛,释放数据的价值。

南方日报:因应企业对于数字化改造的需求,目前围绕数字化改造上,市场上涌现出大批服务商,包括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地引入数字化服务商。相比市面上其他数字化服务商,西门子的优势是什么?

朱骁洵:西门子是一个数字化转型相当成功的企业,这是西门子通过过去十几年数字化转型所达到的效果。西门子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论和成功路径作为咨询服务提供给客户,帮助他们实现数字化转型。

西门子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的最有核心力的能力是落地能力,西门子有非常深厚的工业底蕴和雄厚的技术基础,这是西门子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西门子兼具IT和OT领域的领先实力,能够提供从咨询到实施的一站式服务。

西门子艾闻达提出“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为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切实价值。截至目前,西门子已与沈阳、烟台、济宁、武汉和榆林等地合作,开展基于软件和服务类型的赋能中心业务,赋能当地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叶洁纯

【海报】朱苏娇

【统筹】张培发

更多阅读:

专题|数字化转型访谈

【作者】 叶洁纯;朱苏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