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挽救鲨鱼灭绝危机 水试所、海大与乔治亚水族馆签MOU

国立海洋大学校长许泰文(右2)、水试所所长陈君如(左2)以及美国乔治亚水族馆副总裁Dr. Alistair Dove(右1)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透过为红肉丫髻鲛进行miniPAT卫星签标识放流,研究鲨鱼的回游特性。(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在为红肉丫髻鲛打上卫星签标识后,放流回海洋里。(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依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半世纪以来全球鲨鱼与𫚉物种资源减少71%,高达3/4的指标性物种具有灭绝风险。国立台湾海洋大学、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及美国乔治亚水族馆签署合作备忘录(MOU),集结三方专长与资源,针对台湾周边海域软骨鱼类进行鱼类生物学研究。

10日上午,美国乔治亚水族馆副总裁Dr. Alistair Dove拜会海大,会晤海大校长许泰文、水试所陈君如所长、沿近海资源研究中心翁进兴主任、研究人员徐华逊及海大鲨鱼永续研究中心刘光明主任与庄守正教授等人。乔治亚水族馆总共携带20个超音波接收器及111颗超音波签,研究器材经费总价值新台币850万元,将于1月12-13日在海大举办标识放流工作坊训练研究人员,预计先针对被CITES列入附录二之波口鲎头鲼施打超音波签,调查该物种之栖息喜好、移动行为习性及地理空间分布。

海大表示,全世界软骨鱼类大约有1250种,而台湾周围海域就有190种鲨鱼、𫚉鳐分布,但有许多经济性大型表层软骨鱼相继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其中锯峰齿鲛(水鲨)为台湾最主要捕获之鲨鱼物种,渔获量占鲨鱼总渔获的80-90%,显示台湾对于鲨鱼研究、管理与保育之急迫性。

海大鲨鱼永续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借由台湾丰富的鲨鱼分布及样本资料进行相关研究,中心人员也持续协助渔业署,针对我国三大洋鲨鱼进行资源评估,以及配合各区域管理组织之要求,提供我国鲨鱼之工作报告。

美国亚特兰大乔治亚水族馆为非营利单位,积极从事海洋动物保育相关之研究,为世界水族馆之领导者。目前展馆内有两尾鲸鲨来自于台湾,分别以「太鲁阁」和「玉山」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