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被上铐的会不会是医师?」医界:幼儿专责医师计划需有配套

「幼儿专责医师制度」,提供3岁以下幼儿1名专责医师,负责疫苗注射、筛检、儿童发展评估等,并在出现疑似儿虐时介入,通报社会安全网。(林周义摄)

1岁幼童遭保母施虐身亡,卫福部15日提出检讨会议结论,其中1项是加强社会安全网、儿童医疗网的合作,政府安置的3岁以下儿童都应指定专责医师。医界对此举表达肯定,但也透露出担忧,就怕下个被上铐的会是医师。基层医师盼让有资源的大医院接手安置儿,而大医院医师也期盼政府提出更细致的规划,解决实际层面会碰到的问题。

「幼儿专责医师制度」,提供3岁以下幼儿1名专责医师,负责疫苗注射、筛检、儿童发展评估等,并在出现疑似儿虐时介入,通报社会安全网。面对近期的儿虐案,卫福部要求,已由政府安置的3岁以下儿童,不必取得家长同意,卫生局就应指定专责医师。

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表示,过去专责医师的收案,一定要取得父母同意,单亲家庭还得举证,常被拒于门外。对儿虐的家庭来说,更不可能自曝其短去申请。儿科医学会秘书长欧良修指出,安置儿的监护人是县市首长,不可能要求首长来签名,卫福部的做法值得肯定。

「下个被上铐的会不会是医师?」。林口长庚医院儿少保护中心主任叶国伟透露,已有医师在担忧,现在是社工被上铐,之后会不会变成医师?卫福部的利益良善,但未来会碰到什么情况也难以预料。

叶国伟说,理想上,专责医师可以发现儿虐的蛛丝马迹,但专责医师不只要处理安置的小孩,也有一般儿童,万一哪天没注意到细节,可能会被大众怪罪。若家长不肯让医师家访,还得思考能有什么方法达到早期发现。

对诊所来说,也会担心安全问题。叶国伟表示,诊所附近多是医师认识的病人,不排除施虐者为了报复,派人到诊所找麻烦,因此基层医师会有心理压力。而大医院具有保护伞,较有能力处理这样的案件,只是如今专科分工细,不见得有时间处理,需要卫福部提出更细致的规划。

林应然指出,人力有限的诊所,并不像大医院有法律、社会服务部,诊所应处理一般的案件就好,建议卫福部出面,要求大医院接手安置儿,同时下放一般的儿童给基层诊所。另据医事司规定,专责医师计划若自行收案,每案给付500元,指定收案的弱势、健康高风险族群则是每案1000元。1000元平均下来,每月仅有80几元,期盼卫福部提高预算,改善给付条件。

基层医疗协会理事詹前俊则表示,专责医师计划行政作业多,每收案1名病人,得花上15~20分钟写资料、登录资料,还要看看有无收案成功。若不改善流程,以有限的人力来说,要收更多孩子也有难度。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有家暴事件请拨打113保护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