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需注意哪些呢?

图/unsplash

饮食小叮咛

吴佩青小档案

每年进入春夏转换的立夏时节,身体便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精神倦怠、心烦多汗、胸闷气短、胃口不佳、低热、小便短涩等症状,吴佩青医师表示这些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疰夏」,主因为暑湿,可使用百合、绿豆、薏苡仁、红豆、莲子等煮粥或是炖汤来健脾除湿。冬病夏治也是夏季养阳的优点,特别是肺系疾病效果更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3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宁神清心

5月初始,立夏来临,养生的原则为「养心」。吴佩青医师建议此时暑热渐盛,天地之气旺盛,人体的心气也渐盛,易心烦气躁,须着重调摄情志、调养心神,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悦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

早起晚睡 少汗养心

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大约在天刚亮时起床;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避免过度劳累或熬夜伤神。运动方面,适当的到户外活动晒太阳,让自己出点汗,避免大汗淋漓,而耗伤津血及阳气,心失所养,出现心慌、失眠、喘、疲倦、口渴、小便量少色深等症状。

暖食尤宜热养生

《寿世保元》:「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吴佩青医师提醒立夏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凉。过度食寒饮冷易伤体内阳气,夏季是人体阳气生长的时节,若不长反损「逆夏气」则伤心气。中医有冬病夏治的概念,若是阳气虚弱,常常怕冷、容易感冒的体质,在夏天应少食寒凉饮食,反而要多进食温热饮食,温热茶饮更能解暑消渴,提高脾胃运化能力。

饮食小叮咛

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立夏常服西洋参、茯苓、白术、山药等补气养心健脾之品,也有补肺的功效。使用适量的姜调味可以升发阳气、开胃健脾、增进食欲。若是心火较旺的体质建议多吃苦味的食物,清解暑热降心火。

忌:高油脂、高热量、重口味、高盐。少吃上火的发物,以免造成身体内火过盛,引发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

吴佩青小档案

◆现职: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

◆学历:

◎中国医药大学 学士后中  医学系 学士

◎台湾大学 公共卫生学系

◆经历:

◎台北慈济医院中医部主 治医师

◎台北慈济医院中医部总 医师

◎台大医学院医疗服务队 随队医师

◎2013亚太地区安宁缓和 治疗研讨会研习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