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定古迹再利用 日新医院转型「义诊诊所」作业启动
「日新医院」修复活化工作因故停摆多年。(嘉义县文化观光局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嘉义县县定古迹「日新医院」活化转型成「义诊诊所」的作业已正式展开。(嘉义县文化观光局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县定古迹「日新医院」12年前由同样具县定古迹身分的嘉义县朴子配天宫买下后,2018年曾进行修复及再利用规画设计,当时欲活化成朴子医疗文化馆,却因故停摆多年,直到去年庙方提出转型成「义诊诊所」构想,近日嘉义县文化观光局召开规画设计前置作业会议后,预计4月底向文化部文资局申请规画设计费补助,日新医院停滞多年的转型之路终于有进展。
日新医院为前嘉义市长涂醒哲的祖父、朴子第一代西医师涂炉1936年所建。(嘉义县文化观光局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建于1936年的朴子市日新医院,2013年因所有权人欲将土地卖给建商、并进行拆除作业,在文史工作者、地方人士大力争取保存下,文观局以日新医院室内空间一楼洋式,二楼为和室,和洋兼具之组合甚为特殊,符合《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之「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具稀少性、不易再现者」基准,指定为县定古迹,不但成功保住日新医院,最后更由配天宫买下。
19日文观局举行「县定古迹日新医院修复及再利用专家学者座谈会」,未来如成功转型成义诊诊所,将由配天宫负责长久营运费用。(嘉义县文化观光局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19日文观局举行「县定古迹日新医院修复及再利用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学者、专家提出许多建议。(嘉义县文化观光局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2018年文观局和庙方曾推动日新医院修复及再利用规画设计案,欲将日新医院做为医疗文物馆之用,以纪念为前嘉义市长涂醒哲的祖父、朴子第1代西医师涂炉的行医事迹,但庙方董监事对日新医院未来走向始终没有共识,导致日新医院长期闲置至今。
直到去年配天宫董事长蔡承宗提出将日新医院转型成义务诊所,未来由配天宫维运,提供弱势、65岁以上民众免挂号费看诊等公益服务后,日新医院正式重启活化、转型工作。
昨19日文观局举行「县定古迹日新医院修复及再利用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学者、专家提出许多建议, 包括增加朴子医疗文化展示、前庭可规画成疗愈空间等等。
文观局文化资产科长陈尚文说,会议中初步共识是一楼做为义诊空间,二楼恢复「医住合一」的和室空间,展出在地医疗、配天宫宗教文化等等,预计4月底提出规画设计案申请,如顺利获中央核定,明年初开始规画设计,期程可能需要1年到1年半时间,再加上工程施作,要完成修复活化至少要4、5年。
配天宫总干事丁广颖指出,会有转型义诊诊所构想,是想发扬「朴仔妈」济世精神,毕竟配天宫长期从事急难救助、弱势扶植等社会公益,而当初医疗文物馆概念恐无法发挥实质功能,对庙方来说意义不大,日新医院活化才会停摆多时。
丁广颖说,配天宫愿意负担义诊诊所长久营运费用,甚至负担弱势民众的挂号费等医疗支出,但古迹整修经费不低,像2018年的规画案,当时预估修复金额就要3850万元,现营建物价、人力成本提高,修复工程费恐爆增,站在庙方立场,希望能多争取中央补助款,减轻庙方压力,把资源放在义诊诊所长久经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