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岩鼻落海 下個恐是女王頭

新北市东北角海岸知名的象鼻岩是热门景点。图/瑞芳区公所提供

东北角海岸知名的象鼻岩昨惊传断裂,新北市府表示是长期风化、海浪拍打所致。据了解,市府和国土署都曾试图以法令维护象鼻岩,但因在地居民忧心发展受限而作罢,如今美景成追忆。学者提醒,野柳女王头恐是另一个断裂的景点。

瑞芳深澳岬邻近深澳渔港,有媲美野柳的海蚀地形,当年因深澳电厂设置议题,反让周边象鼻岩、酋长岩及海蚀地形再次翻红,成为热门打卡景点。昨天下午1点多,象鼻断裂崩落入海,瑞芳区长杨胜闵赶往现场,认定景点有危险性,已加强安全管制。

昨天下午传出象鼻被打断落入海中,瑞芳区公所证实,象鼻是因长期风化加上遭海浪拍打所致。图/瑞芳区公所提供

相较女王头受到的关注及呵护,象鼻岩始终被「放生」,2018年因游客频繁攀登,常带去脏乱,但象鼻岩属未登录土地,成三不管地带,新北市府原想指定为自然纪念物的保育地景,居民却担心生活受干扰、影响未来发展,最后未果。

国土署则拟依「海岸管理法」,研议将象鼻岩及周边指定为「第一级海岸保护区」也受阻,只能驻点保全、拉警戒线。

文史工作者、台北教育大学社发系兼任助理教授萧文杰表示,大自然力量就是如此不可逆,台湾保护自然景观一直分为两派,以野柳女王头为例,有一派认为应用科技方法冻结保护,另一派认为要顺应自然。

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教授刘莹三表示,象鼻岩是砂岩,不特别脆弱,从原本象鼻还在的照片发现,中段明显看见裂缝,是岩石节理,易从这边产生裂缝。

「的确很可惜。」刘莹三说,2018年错失将象鼻岩依文资法登录为自然纪念物,只因提案团体跟居民意见不同。另一处较被关注、也可能断裂的景点就是万里野柳女王头,属蕈状岩,因为头部较大,颈部较细,风吹时会夹带沙粒打击,造成自然风化现象。

新北观旅局表示,象鼻岩附近有其他造型特别的风化石景观,仍是观赏风化、海蚀及地壳运动等作用后,造就蕈状岩、海蚀洞、豆腐石、烛状岩及壶穴等去处,「谢谢象鼻岩过去的陪伴」。

萧文杰表示,自然景观消逝固然可惜,却也再次证明大自然力量难以抗衡,观光人潮消失只是短暂现象,事件具教育意义,仍可做好规画,成为自然教育场所。

东北角及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副处长吴建志建议,平常心看待东北角各种奇形怪状岩壁,有网友说,虽然大象没了鼻子,但变成像「水豚君」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