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岩斷鼻後-調查曝:台灣快消失8大美景 女王頭第2名

新北市瑞芳区蕃子澳山海岸的特殊地形「象鼻岩」,象鼻处昨崩塌,美景不再,网友暱称「断鼻岩」。已故摄影大师齐柏林「看见台湾」纪录片上映后,外界曾盘点全台因气候变迁或人为破坏即将消失的八大美景,象鼻岩消逝后,女王头也被点名可能断头,这些濒危的「台湾之美」更受关注。

新北市深澳海岸象鼻岩是知名景点,美景浑然天成的。 图/瑞芳区公所提供

对于台湾美景可能逐渐消逝,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社发系兼任助理教授萧文杰说,自然景观消逝固然可惜,但也证明大自然力量难以人力抗衡;象鼻岩断鼻后名不副实,观光人潮可能短暂消失,但这起事件具教育意义,因为人跟土地的互动过程就是要尊重自然,当地仍可做好规画,成为自然教育场所。

象鼻岩浑然天成,近几年成为新兴景点,吸引民众经深澳渔港在陆地观看,甚至有人攀爬象头、象鼻上方拍照。也有人搭船或划独木舟出海,可以从海面看到整头象奇景。为免人为破坏,国土署拟依「海岸管理法」指定所在地为第一级海岸保护区,但尚在推动过程,象鼻已陷落海中。

齐柏林执导的「看见台湾」影片,带领观众从不一样视野看见台湾美景与污染。DailyView网路温度计5年前曾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调查,介绍台湾因为气候变迁或人为破坏,即将消失的前8名景点。时隔多年,象鼻岩崩塌,国人更应将美景留给下一代。

列在首位的是垦丁珊瑚礁,因为涌入过多游客,引发过高消费和过度破坏,生态受威胁。全球气温升高造成海水暖化,也让垦丁珊瑚礁大量白化死亡。国家公园已加强监测和管理,希望能降低对环境的伤害,并请游客避免参加容易伤害珊瑚礁活动,保护环境。

垦丁珊瑚产卵有「海底星空」美名。 图/垦管处提供

象鼻岩崩裂后被点名的野柳女王头,因为风化侵蚀持续,如同女王侧面影像的蕈状岩脖子越来越细,列为快消失美景第2名。为免人为破坏,主管机关设法不让游客过度接近女王头,更禁止拍照时摸触。只是风化持续,更担心发生地震发生断头惨剧,政府为此一度研议固化方案。

野柳地质公园女王头。 图/北观处提供

第3名是北海岸老梅绿石槽,沿岸海蚀沟槽每年3到5月长满绿色青苔,如同铺上绿色地毯得名。美景一现,旅客变蜂拥而至,有人会直接踏在青苔上拍照,加速青苔死亡,绿意盎然景色变得稀稀疏疏。

「石门老梅绿石槽」是3至5月季节限定,最怕旅客踏在青苔上拍照,破坏自然生态。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台南龙崎的月世界名列第4名,当地是世界稀有的泥岩恶地地形,被称为国宝级地质教材,多年来少有破坏,南市府准许在月世界旁建造特殊事业废弃物最终掩埋场,引发环保人士震怒。

台南龙崎月世界被称为国宝级地质教材。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第5名南投杉林溪旁的忘忧森林,是在921大地震后形成的美景,因为原本的山林地变成低洼沼泽,杉树因积水枯死,倒映水面,起雾时如梦似幻,被人称为忘忧森林。如同台湾多处景点,民众一窝蜂涌入忘忧森林,政府又缺乏管理机制,美景可能被破坏。

南投忘忧森林可能因民众一窝蜂涌入而遭破坏。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云林县的外伞顶洲受到风吹及水流影响不停移动,被称为「会移动的国土」。据说1960年代外伞顶洲上曾有商店、住家,但随着台风破坏、河川上游兴建水坝逐年缩小,目前已经无人居住。这处神奇的沙洲,列为台湾快要消失美景的第6名。

在云林、嘉义海域移动的外伞顶洲近20年平均每年消失41公顷,被称为「会移动的国土」。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台湾先民在山地开辟梯田种茶,也有人种植稻米形成水梯田。随着产业结构改变,许多农田废耕,水梯田自然也越来越少,列入快要消失美景第7名。贡寮1970年代约有3000公顷梯田,目前只剩10多公顷。农民「阿先」不想让美景消失,开辟了「 阿先小农田」致力保留美景,并以友善环境的方法耕作,永续经营农田。

梯田石砌的田梗与坡坎,都需人工修复、引水,长年保持蓄水状态的梯田才能持续维持。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第8名是花莲县秀林乡高1440公尺的新城山,这座山就是齐柏林逝世前提及「亚泥又挖得更深了」的矿场位置。亚泥近年积极在复育新城山的生态,也创造大量工作机会,但新城山的美景仍在渐渐消失中。

亚泥在花莲县秀林乡新城山采矿权破坏好山好水,引发地方抗争数十载。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Take action!加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