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国两制”为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支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决定》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和“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一系列部署。
7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新质生产力研讨会上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地制宜是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词。因地制宜就是要结合新质生产力与地区的特点,按照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抓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发挥协同效应。香港要认清自身最根本的竞争力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与企业的协助。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资讯科技行业委员会主席孟树森表示,新质生产力和实体经济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在港中资企业要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香港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港中资企业也要做科技创新的突破者,在港中资企业体量大,资金充足,应该为香港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除此以外,在港中企也要增强产业链整合能力,促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打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
陈茂波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外围环境下,香港自由港、法治体制以及高度国际化的特色就显得更为突出。香港的资金、货物、人才、资讯以及数据自由流动,拥有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高等教育制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金融机构和人才。这些都是香港发展的优势所在。
陈茂波进一步表示,香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以及生命健康科技等领域已经具有竞争力。数据、算力和算法是发展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三个要素,香港在数据方面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香港能便捷地获取国际数据,另一方面在国家的支持下,内地的数据也可以逐步有序安全的跨境来到香港做研发用途。与此同时,香港数码港也正在建设超算中心,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就开始使用。这些都有利于在香港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和训练
据了解,在香港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要在数码港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该中心预计超最快可于2026年年初提供每秒浮点运算3 000千万亿次算力(petaFLOPS),相当于一小时可完成近100亿张图像处理。此外,香港特区政府也会拨款30亿港元推行“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为合资格使用者按定价提供最高70%的资助。
而对于生命健康科技领域的发展,陈茂波表示,香港在发展药物审批和管理的制度上也正在积极创新。香港今年将会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吸引海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在这里进行临床试验,在符合国家药监局和国际标准下,让内地以及国际的企业利用相关的数据支持有关的药物在内地以及海外上市销售。
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曾提到,香港要发展医疗创新枢纽,其中包括建立“第一层审批”制度,让香港吸引更多海内外药企选择进行研发和临床试验,成为药品审批的重要基地。
展望未来,陈茂波指出,香港要利用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加强企业和人才汇聚,为创科发展提供动能。同时,香港也要不断深化与大湾区兄弟城市的协作,发挥不同地方的相对优势,通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及新田科技城等平台为大湾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