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月饼销情不如预期 港媒:陆客大手笔购入不复见

受经济复苏缓慢、消费力低迷等因素影响,今年香港的月饼销情不如预期。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多个香港月饼品牌负责人表示,今年月饼的零售市场较去年同期缓慢,主要靠商务客维持,但他们通常较晚才下单。另有网购平台负责人指,今年「早鸟」优惠期间,销量按年下跌2.5%。

香港《星岛日报》15日引述熟悉月饼销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多个在口岸和机场销售月饼的商店「销情惨淡」,过往大陆旅客大手笔购入月饼的盛况,今年已不复见。

受经济复苏缓慢、消费力低迷等因素影响,今年香港的月饼销情不如预期。传统食品店「大师姐」的创办人麦丽敏表示,今年零售市场不如去年,主要依靠商务客维持,但也有客户转买品牌的其他产品送人,如礼篮或鲍鱼等。

「大班面包西饼」市场部经理张宝云坦言,今年零售巿道较差,幸好本月步入销售高峰,预料最终销售额可维持去年水准。但他注意到,商务客今年较晚做出购买决定,「今年9月初才接到很多商务客的订单,称要预订月饼赠送客户或员工,但往年约在8月已开始预订」。

「奇华饼家」表示,今年月饼的售价较去年平均上涨约4%,主要是因包装物料及员工薪资的成本增加,其次是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品牌今年亦如往年,提供组合优惠折扣,销情与去年差不多,销售高峰期同样是在节日前的2至3个星期。

在网购盛行的大趋势下,香港网店「HKTVmall」指,今年平台提供逾100个品牌的月饼,在提前发售期间,观察到各品牌的销情均较去年稍为缓慢,销量下跌2.5%,直至早前临近中秋才逐步回升。

此外,今年各品牌的月饼售价亦较去年轻微上升,部分主要品牌的售价较去年上升约5%。网店顾客大约平均每次购买2盒月饼,消费额约逾500港元,较去年微升。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中秋将至,「北上买月饼」是否又成风潮?有香港人表示,曾在事前不知悉产地的情况下,「盲测」香港与大陆的月饼,吃过后觉得大陆的月饼更「平靓正」(又便宜又好);但也有人认为,香港的月饼在衞生方面始终感觉较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