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 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示意图,非新闻当事者。图/ingimage

考前到底该怎么复习,才真正有助于得分,是很多人的困扰,其实,每个学科的特性都不同,复习方法也有差异,若能「因科制宜」、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

《未来family》针对国、英、数、社、自这五大科目,采访具代表性的资深教师,汇整出各科的复习心法:

国文科:培养语感,掌握「语文知识」与「阅读理解」

台北市兴雅国中国文老师、国教辅导团成员王毓娴分析,国文考试大致有两大重点,在语文知识方面,包含基础的形音义,与句型、文法、国学常识等,复习基本题时,必要的背诵仍不可少,可搭配适合的复习讲义多练习。

至于阅读理解,得靠平日累积,练习撷取讯息、摘要重点、推论省思等能力。王毓娴建议,可边读文章、边画重点,把人事时地物等基本资讯掌握住,再自己做摘要,例如将整篇文章浓缩成几句话;还可以问自己「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以利读懂、读通文章。

临场考试时,可先读题目跟选项,再回头看文章,提高答题效率。运用白纸或尺遮住杂讯,帮助自己在读题时更专心聚焦,也是一招。

任教已20多年的王毓娴观察,现在许多学生常滑手机、看短影音,确实影响语文程度,建议大家留心培养「语感」,平日可多读小说,养成阅读长文的习惯;复习国文时也别只「用看的」,还要念出来或在心中默读,才能感受语气、体会内容,能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很多人担心会考、学测等大考国文科「没范围」,王毓娴比喻,就像学开车,当你学会后,什么车都能开,大考国文是考「能力」,平日在复习时不妨更长线思考。

英文科:留意四大重点,搭配「有意识的output」

任教近20年、高雄市五福国中英文老师朱子昀表示,英文科的复习要掌握住单字、文法、阅读与听力这四大重点。

单字总背了就忘,是很多人的困扰,朱子昀建议,可以「多感官输入」,边用自然发音念单字、边手写边背,还可滚动式、间隔式的重复背,例如昨天背第一课,今天背第二课、但也拨点时间回想第一课的内容。

除了input,还要有output,多应用正在背的字,例如可试着造句,文法也不能只是读过,还要会用,最好每天固定造两、三个英文句子。朱子昀说,以会考来说,虽然已无翻译手写题,但造句是「有意识的输出」,是检视自己是否熟记、能否应用的最佳方式;如果觉得造句难,可背课本中的佳句,再用「抽换」的方式来换句话说、造样造句。

阅读可掌握两个方向,第一是阅读技巧,如推敲语意、撷取重点掌握人事时地物等,第二则是练阅读速度,朱子昀表示,像会考的题目多又长,最佳情况是单题在30秒内答完、题组在5分钟内答完,才有时间检查。

至于听力,唯有多听,如今课本都有QRcode可直接连到音档,听不懂就把速度放慢,留心连结音等细节。

数学科:理解概念+熟练计算,每一步都「知道为什么」

桃园市龙潭国中数学老师林玉君观察,现代人习惯求快,以数学科来说,每当碰到不会的题目时,同学们大多想快点知道答案与解法,但倘若没有花时间去理解,即便刷了题、也订正了,也并非有效的复习,只是应付眼前的考试,能力并未真正累积起来。

林玉君现为桃园市教育局专案教师,常巡回各校分享数学教学与学习策略。她指出,算数学时,不能只重复演练,而是每一个步骤都要知道「为什么」,真正弄懂。

比方说,当教到除法时,有些人会机械化运算,看到题目中的数字就拿来除,没想太多,这招在小考、段考时或许行得通,但当学习内容愈来愈抽象、复杂时,就吃不消了,这也是很多人在小学五年级以后就放弃数学的主因。

她建议,复习时可先「主动回想」,一边回想重点,一边做简单笔记,若没有头绪,可善用课本中的重点摘要帮助回想;回想时如果发现有不懂的,就赶快「补洞」,可运用网路资源如均一平台的教学影片。

解题时,别急着算,先看懂题目,若是较复杂的应用题,可用中文将解题脉络写下来,方便事后检视或请教老师。现在数学题目大多很活、很长,有时孩子不会,是卡在看不懂题目,得加强阅读理解的能力。

虽然不建议「不求甚解的机械化运算」,但基本的运算能力仍要有,林玉君说,大脑中的工作记忆区容量有限,考试时基本运算愈熟练,愈能把工作记忆区空出来读题、想解题步骤。

社会科:善用「视觉化工具」融会贯通、帮助记忆

社会科过往常被视为「背科」,但随着考题愈来愈多元,现在如果只死背、却不理解,很容易在素养题失分,不过,倘若只靠理解、却没记熟,也很难拿下基本题。实用解方是在复习时多善用地图、时间轴等「视觉化工具」,帮助自己融会贯通、加深记忆。

台北市龙门国中地理科老师陈佳华任教近20年,她分享,以地理科而言,在复习时不妨画个几何简图,写进相关资讯,例如,复习台湾地形时,可先画个椭圆形代表台湾,再凭印象把五大山脉、五大平原等内容写上,然后打开课本中的地图对照,看看有没有写错、画错的,再订正。

陈佳华表示,把记得的内容写出来,属于「内化再产出」的过程,能确保自己真的有学会,若有错漏即刻补上,印象更深。

地理科可以画简单地图,历史科则再搭配时间轴,帮助自己在脑中建构空间感跟时间感,让知识更有系统。这类「图像笔记」平常教完一个单元后,就可自己做,考试前再拿出来复习,不用追求精美好看,自己读得懂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社会科的考题与真实世界高度连结,考卷上会出现的,不只有课本上的知识,生活中的相关事物都可能入题,平日多观察、多联想,也很重要。

自然科:优先读懂课本,做「自己版本的笔记」

台北市龙山国中自然老师、新课纲自然科委员郑志鹏观察,如今大考题型已经不会考太琐碎、死背的内容,也很少复杂计算,在此前提下,自然科的复习应该优先读懂课本,掌握重要概念。

比方说,八年级理化会教物质特性,有些人会背纯物质有哪些、混合物又有哪些,但此单元的重点在概念跟定义,纯物质很单纯,混合物就是把纯物质混合起来、较复杂。理解后,假如考「手摇饮的性质」,就能依据概念去推论手摇饮是混合物,因为可能有茶、水、糖…而非用背的。

如果阅读理解能力不错,可在读过课本后做笔记,把复杂的资讯借由图表整理、精炼出来,在过程中建构知识;若是阅读理解不太好,大人可在旁陪着,请孩子读过课本后,试着分享讲述。

郑志鹏很强调做笔记,尽管现在学习资源很多,但那都是「别人的东西」,还是要有「自己的版本」,印象才会深,而且大考常考跨章节的题目,需有整体大架构概念,有自己的笔记以后复习会很快。

最好的方法,是学完一个单元后,就边回想、边做笔记,再对照教材,看有没有漏掉的,如果觉得别人整理得更好,就再优化修改自己的版本。

郑志鹏认为,自然科的学习应该是很有趣的,不只是应付考试,若有时间,不妨陪着孩子看各种科普书或YouTube影片,也多到大自然走走;若孩子想在家里做实验,尽量支持;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对某件事有好奇心、提出问题时,不必急着给答案,而是听听孩子怎么说、陪着孩子一探究竟,找答案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延伸阅读:

15岁因一本书翻转人生,42岁靠领股息提早退休》孙太:照顾好我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亲情是老后的爱情》交往14年、结婚11年,初恋就all in,作家叶扬与先生彼得:婚姻需要转念、幽默与友谊

段考不及格很正常?前三志愿的学生补愈多?前建中数学名师陈建州:理解高中生态,评估补习与否的3指标

文章授权转载自《未来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