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女遭多人性侵 竟成母「赚钱工具」
▲土城干哥干妹割颈案一审结果遭到轻判再度引发舆论哗然,有学者主张应让少辅会回归专业,由主管机关警政署交由卫福部或教育部,但第一线工作者却有不同看法。(图/示意图,与本案无关/翻摄自123RF)
图文/CTWANT
新北市土城区干哥干妹割颈案引发社会高度重视,2人近日遭轻判再度引发哗然,有学者认为,如今少年管教方式已从管教大于保护,到如今的保护大于管教,主张应让少辅会回归专业,由主管机关警政署交由卫福部或教育部,少辅会内部工作者阿哲(化名)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阿哲指出,少辅会如今被划在警政署麾下,但努力超过半甲子,少辅会始终无法得到正式编制,如今在少辅会工作的所有社工,实际上通通都是约聘人员,不具有公务人员资格和福利,该负的责任却一个没少。
「社政单位不要我们,警政单位也不要我们。」阿哲说,少辅会在中央院会内是各个单位眼中的烫手山芋,拒绝将少辅会员工纳入正式编组,却一面又在未通知少辅会到场开会的状况,趁机将工作全数塞给少辅会。
针对学者让少辅会回归专业的建议,阿哲表示,从过去至今的辅导经验中发现,少辅工作严格来说无法完全归类于社政工作,一般少年问题行为会有3个阶段,也就是偏差、曝险与触法,如果说社政是在从源头做起,那么少辅会就是从中间处理,针对曝险到触法这中间的少年来进行矫正辅导,同时对于少年的问题状况进行策略分析,从而理解少年出现曝险行为的原因,这个过程往往也需大量和警政单位进行联系,是社政工作无法做到的部分。
不过对于内部人员来说,如今重要的早已不是少辅会应被归类为警政或社政体系,因为就现实面来说,推动少辅会成为正式编制「太过遥不可及」,且目前留下来的社工个个无不是对于少辅工作充满热忱,每个年资几乎在5年以上,「有时候当你接到结案个案的电话,对方也不是真的要做什么,就是突然想到给你打个电话,问你最近还好吗的时候,就觉得什么都值了。」。
▲针对少辅会的归属吵不停,少辅会内部工作者无奈表示,少辅会在中央院会内是各个单位眼中的烫手山芋。(示意图,与本案无关/CTWANT提供)
阿哲回忆,过去曾有个案在小六时遭到多人轮暴,母亲看似为女儿讨公道,逐一向加害人讨要赔偿,孰料这些赔偿却通通没用在女儿身上,反而成为母亲抓住男友的「本钱」,事后类似的事情更不断上演,让女儿活脱脱成为一个赚钱器具。
而少辅会事后获报介入辅导,但小女孩已被母亲伤透了心而不愿回家,最终选择与男友同住,却在社工的长期关怀和温暖中敞开心扉,阿哲后续因政策必须将个案转移,少女却告诉知「我可以想办法去找你」,才发现过往的陪伴与辅导都是有成效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
然而少辅会的困境却远远不仅是「归属」问题,少辅会也有「城乡差距」问题。台北市为全台最先成立少辅会县市,历史悠久,因而在人员建置与资源上较为齐全,目前有48位社工针对警局转介个案进行辅导,但随着2022年中央少辅会设置办法的通过,全台各县市也必须跟进成立少辅会,但如要建置向北市的规格,一年预算至少得花1亿,却不是所有县市都有充足预算。
若真的顺利建置了,少辅会通常还会面临「KPI」的状况,只要给钱正常上级都会希望「能有成效」,但尴尬就尴尬在少辅会的成效难以真的被量化,若太过于追求KPI,又会让辅导工作沦为形式而无法真正起作用,加上多数人在不了解少辅会实际工作概况的情形下,自然容易认为少辅会「没有作用」,但在谈到KPI前更实际的困境却是「没有钱也没有人」。
延伸阅读▸ 少辅会去哪2/干哥干妹判9年!学者吁辅导回归专业 斥卫福部:推什么推▸ 星谈心/胡释安看爸爸胡瓜遭亏他没知名度称「满好的」 看其他星二代坦言「他们比较辛苦」▸ 冷门异国料理3/土耳其美食不只烤肉而已 「伊兹密尔土耳其厨房」带你认识爱情海沿岸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