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分享目前快充技術發展理念:更快補充裝置足夠使用電力

针对此次在台推出的小米11T Pro采用120W有线快充,标榜可在17分钟内将电力充满,小米此次也透过总部负责快充相关技术的工程团队成员解说背后设计,并且分享小米对于快充及无线快充等技术发展相关想法。

对于目前业界普遍已经采用氮化镓 (GaN)作为快充产品内使用导体材质,小米方面表示氮化镓材质应用仅是快充产品设计其中一环,确实未来也会持续导入全新材质,让充电效率变得更高,但包含充电电路、阻抗,以及充电装置使用材质、散热如何解决,都会是整个充电产品需要思考项目,因此不会只将研发重点放在导体材质。

在进一步说明中,小米以此次在小米11T Pro采用120W有线快充设计为例,其中以两组电池芯构成5000mAh电量,因此能以更快效率充电,同时因为充电效率提升,原本因为需要更长时间进行充电所产生热能也会相对减少,其余产生热能则可透过均热板,或是导热系数更高的石墨烯材质带走热度。

另一方面,在充电过程中透过减少阻抗产生情况,更有利于以更低电流进行充电,同时也能透过调整电池芯材质来提高充电效率,甚至借由供电控制晶片让充电稳定性提升,并且以电荷泵技术提高充电时的转换效率,在降低充电损耗情况下,让电力能透过充电器更完整地转换传送至手机内部电池储放。

小米说明,实际上从过往30W、45W快充技术,到此次应用在小米 11T Pro的120W快充技术设计,在整体结构上并没有作太大变化,主要是充电材质、控制晶片与散热方式等设计上的不同。

而针对过去推出第一版120W有线快充,透过台湾地区采用的110V电压时,会无法完整发挥情况,小米则解释是因为在原先电路设计有额外配合软体方式增加低电压保护,因此在后续透过韧体更新就能完整发挥,此次推出的国际版小米 11T Pro也能借由120W有线快充于17分钟内完成电力补充。

对于目前USB-IF提出能以48V 5A形式实现240W充电的PD 3.0协议,小米表示此项协议主要是规范供电功率设计,强调在快充效率设计还是可以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未来还是会持续聚焦在如何改善供电、降低阻抗与发热,以及解决被动散热与设计材质等细节精进。

至于针对目前中国市场对于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有明确限制与规范,未来是否会影响小米日后在充电技术发展,小米方面表示不会因为特定地区规范而让充电技术发展产生齐头式受限,但这个前提还是会建立在符合各地区市场使用限制,毕竟是要提供一般消费者使用,因此必须遵守当地对于充电相关技术使用规范,避免发生危险。

至于未来充电技术发展应用,小米说明必然会往更多装置应用布局,例如手机之外的物联网产品,而目前在笔电、平板等消费者经常使用装置也开始出现快充技术应用,虽然目前并未透露是否将快充技术应用在接下来准备打造车辆产品,但以整个生态串接模式来看,似乎也会是必然发展方向。

不过,针对日前曾对外展示的远距无线充电,以及是否会考虑像vivo尝试打造全无线充电使用模式,小米表示这些都是内部正在研究、观望项目,暂时还无法对外透露太多讯息,但可以预期未来会继续在充电技术精进,让使用装置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充电,甚至更快补充足够使用电力。

《原文刊登于合作媒体mashdigi,联合新闻网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