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阶层分级:以前不懂东北,现在共情东北,以后都是东北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

如果你在东北生了个儿子,并且这个儿子还考上了公务员,那就可以在街上横着走了。

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其中的深意。

以前确实不懂东北

我身边很多东北朋友都非常痴迷于考公务员,我对此非常不理解,后来在聊天中我得到了答案。

东北人对于进入体制内的渴望,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并且在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之后,至今仍然影响着后代。

东北地区在社会变革期间曾是国家工业化和发展建设的重点地区。

其早年接受的计划经济政策使得大量人才从国家或集体招募体制中崭露头角,并保持一些特权。

例如,某些机关、学校或研究组织对真正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职工采取“空岗一任”的方式来留在原单位工作。

而这个机制恰好鼓励了一部分人力资源投向体制内。

当时的西安航空学院(现为西北工业大学)便是典型的例子:

与许多其他高校不同,它始终保持军队管理模式,因此相比于其他重点高校,享有更多保护福利。

加之它在当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较大地位,所以职工们选择了留在那里工作。

这种制度下资格与地位的特别输送,成了东北人痴迷于“进入体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东北地区工薪阶层较为稳定并具有一定收入水平。

由于国企在90年代后期面临大规模裁员和改革,许多职工会选择流浪他乡寻求机会以承担家庭经济负担。

然而,在逐渐走向市场化之前,成为国企员工享受极端稳定经济来源的信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此外,合法地享受各种政府福利,如优惠贷款、住房等方面支持也是当年东北省民非常看重的。

进入体制内的目标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的文化氛围。

东北地区的社区意识较强,属于儒商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旧制度下,官僚阶层常常被赋予珍贵的权力和地位。

从而使得东北人培养出一种尊重体制和官僚精神的价值观。

为体制内提供了一个稳定、舒适、规范化的工作环境。

这传统社区中崇尚安逸和保护气质的原则是相符的。

现在共情东北

“拼命进入体制”是当时东北人的一种自救途径。

90年代末期,中国的经济处于转型期,东北地区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高且发展曲线陡峭,使得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低效率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这一时期全国性债务危机使得中央政府无法继续向地方政府买单。

因此,东北地区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下岗风暴。

在这一时期的东北地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成为潜在的下岗主体。

据统计,仅辽宁省下岗人数就达到了190万人以上,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全国下岗人数总和。

整个东北地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受到了下岗潮的冲击,形成了“血雨腥风”的局面。

正如《钢的琴》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国企改革带给陈桂林的命运转折。

陈桂林和他的工友们都是拥有过硬技术的工人,下岗使他们失去了工人身份的荣耀。

开始以做小买卖、打零工甚至是卖淫的方式艰难生存,维持生计。

下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群中年人不仅要面对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压力,还要面对婚姻危机。

总之,90年代末期东北下岗潮,给政府、企业、个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也难怪东北人如此痴迷于公务员这一“铁饭碗”。

以后都是东北

然后不仅仅是东北,现在考编考公的热潮已经飘向了全国。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考编考公逐渐成为年轻人求职的主流选择之一。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和就业市场的广泛开放。

考核体系更加完备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历经萧条的资本市场导致许多私人企业被迫裁员或关闭。

这也助推了考取事业单位及公务员的热潮。比如2018年,辽宁省某市某公安机关海选百名“千里马”。

在报名截止后不到24小时内就收到了超过6000份简历。

可以看出岗位竞争对于基层岗位已经说是相当激烈。

考编考公被认为是一个保证稳定的职业选择。

相较于其他行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具有更好的福利待遇、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

并且有明确的晋升通道和内部竞争机制。

如此环境下,你我,皆为“东北人”。